鼠窃
shǔ qiè
  • 拼 音:shǔ qiè
  • 注 音:ㄕㄨˇ ㄑ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像鼠一样偷窃。 汉 王充 《论衡·答佞》:“穿凿垣墻,貍步鼠窃,莫知谓谁。”
    (2).指窃贼。 清 刘大櫆 《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 黟 无大猾巨盗,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窃,累年不获。”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但鼠窃则已于不知何时惠临,取去妇孺衣被及厨下什物二十余事。”
    (3).指小规模的叛乱或小范围的割据。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上顿表》:“况乃逆徒阻兵,器掩西服,虽蚁众鼠窃,势必褫散。”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窃,而能稽诛於时月者,盖由追讨之兵不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 五代 诸主,鼠窃之餘,气象施为,又 齐 、 梁 、 陈 氏下矣。”

  • 基本含义
    指小偷窃盗,也比喻行为卑鄙、不光明正大。
  • 详细解释
    成语“鼠窃”由“鼠”和“窃”两个字组成。“鼠”指老鼠,而“窃”指偷盗。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小偷窃盗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比喻行为卑鄙、不光明正大。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和谴责那些不诚实、不道德、不光明正大的行为。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偷窃他人财物的小偷,也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做事不光明正大、不诚实的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老鼠一直在一个老夫妇的粮仓里偷吃粮食。老夫妇发现后,决定设法捉住它。他们用一只小铁笼子做了一个陷阱,放在粮仓里。老鼠看到了陷阱,心生警觉,但还是忍不住贪婪地想要偷吃粮食。结果,它被陷阱捉住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诚实和不光明正大的行为最终会被揭穿和惩罚。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的行为真是鼠窃狗偷,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2. 这个小偷经常鼠窃狗盗,被警察抓了好几次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鼠窃”与小偷盗窃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只老鼠悄悄地爬进别人家偷东西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鼠窃”相关的成语,如“窃喜”、“窃取”等。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行为不诚实、不光明正大相关的成语,如“偷鸡摸狗”、“偷天换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鼠窃了我的铅笔。2. 初中生:他的行为真是鼠窃狗偷,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3. 高中生:这个小偷经常鼠窃狗盗,被警察抓了好几次了。4. 大学生:他的商业行为充满了鼠窃狗盗的嫌疑,需要接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