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如正在活动的火山。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后者是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

  • 详细解释


     人为污染源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排放污染的种类,可分为有机污染源、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病原体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事实上,大多数污染源都属于混合污染源。例如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就是一个既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等无机污染物,又向环境排放废热和其他废物的混合污染源。然而,在研究某一特定环境问题时,往往把某些混合污染源作为只排放某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污染源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面污染源(在一个大面积范围排放污染物)。更常见的是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燃烧过程、加热和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使用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都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除废渣堆放场和工业区降水径流构成的污染以外,多数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污染源。它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和废热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还产生噪声、振动来危害周围环境。各种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物含有不同的污染物。例如,煤燃烧过程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a)芘和粉尘等污染物;一些化工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气主要含有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甲醛、氨等各种有害气体。又如炼油厂废水中主要含原油和石油制品,以及硫化物、碱等;电镀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重金属(铬、镉、镍、铜等)离子、酸和碱、氰化物和各种电镀助剂;火力发电厂主要排出烟气和废热。此外,由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物质进入环境;地下矿藏的大量开采,把原来埋在地下的物质带到地上,从而破坏了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重金属、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等污染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循环、富集,对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可见,工业污染源对环境危害最大。

    农业污染源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称为农业污染源。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破坏土壤生态系统(见农药污染)。降水所形成的径流和渗流把土壤中的氮和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使水体水质恶化,有时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氮化合物进入水体则导致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及人体健康。氮肥分解产生的氮氧化物直接影响大气的物质平衡。在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污染源排放的硝酸盐、氮和无机磷已经对水体构成极大危害。有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生活污水中氮的浓度一般为18~20毫克/升,而农田径流中,氮的浓度为1~70毫克/升,上限远超过生活污水。农田径流中磷的含量为 0.05~1.1毫克/升。农田径流里的氮、磷含量都大大超过藻类生长需要。一般认为水中有 0.3毫克/升的无机氮和0.01毫克/升的无机磷就足以使藻类繁殖到致害的程度。

    交通运输污染源

    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这类污染源发出噪声,引起振动,排放废气,泄漏有害液体,排放洗刷废水(包括油轮压舱水),散发粉尘等,都会污染环境。交通运输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铅化合物、笨并 (a)芘、石油和石油制品以及有毒有害的运载物。它们对城市环境、河流、湖泊、海湾和海域构成威胁(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时)。这类污染源排出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活污染源

    人类消费活动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人类消费活动集中地,是主要的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污染环境的途径有三:①消耗能源排出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如中国的一些城市里,居民普遍使用小煤炉做饭、取暖,这些小煤炉在城市区域范围内构成大气的面污染源。②排出生活污水(包括粪便)造成水体污染。生活污水中含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和氯化物以及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生活污水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并传播疾病。以有机污染物为例,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如果平均每人每天排放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36克,受纳该城市生活污水的水体中BOD5本底值是2毫克/升,为使受纳水体中的BOD5不超过5毫克/升,而且对这个城市的生活污水不作任何处理,则每天至少需要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水来稀释(估算时忽略生活污水的流量)。这相当于一条流量约为140米3/秒的河流的水量。③排出的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金属、煤灰和碴土等城市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的差别,上述各种垃圾在城市垃圾总量中的比重也有所不同。中国大城市中普遍设有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城市垃圾中废纸、金属、塑料制品和玻璃等所占的比例就较低;由于相当数量的居民用煤作燃料,垃圾中煤灰所占的比例就较高。中国城市垃圾数量和构成也在变化,如由于逐步改用煤气、石油液化气作燃料以及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煤灰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 基本含义
    污染的根源或起因。
  • 详细解释
    污染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导致环境或事物变得脏乱的根本原因。它强调了污染问题的起源,提醒人们应该着眼于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而不仅仅是处理其表面现象。
  • 使用场景
    污染源常用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讨论中。它可以用来指代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例如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垃圾堆积等。此外,也可以用于比喻性的场景,如社会问题的根源或家庭纷争的原因等。
  • 故事起源
    污染源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污染”和“源头”两个词语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 成语结构
    污染源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污染”和“源”。其中,“污染”表示脏乱、不洁净的状态,而“源”表示事物的起源或根本。
  • 例句
    1. 工厂废水是这片河流污染源的主要来源。2.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这个污染源入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污染源”与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想象一个河流中出现了污水流进来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污染源。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环保”、“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等,可以帮助加深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河流的污染源是附近的工厂。2. 初中生: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 高中生:科技发展是减少空气污染的关键,我们应该加大清洁能源的研究力度。4. 大学生及以上:政府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限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从而减少水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