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池
táng chí
  • 拼 音:táng chí
  • 注 音:ㄊㄤˊ ㄔ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池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川之北有 卢塘 ,塘池八顷,其深不测。”

  • 基本含义
    指固定的、不易改变的局面或状态。
  • 详细解释
    塘,指固定的水域;池,指固定的水源。成语“塘池”形容一种局面或状态长时间保持不变,无法改变。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一种僵化、不变的状态,或指某个环境或社会群体的固定特征。
  • 故事起源
    成语“塘池”源自《左传·哀公二年》:“塘池之固,非以时固也。”此句意为“塘池的固定,不是因为时间长久而固定的。”后来,人们将“塘池”引申为固定不变的局面或状态。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管理团队太守旧了,一切都按照塘池的思维方式行事。2. 政府需要改革,打破现有的塘池局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塘池”与“固定”、“不变”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可以想象一个固定的水池,水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无法改变。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塘池”相关的成语,如“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鱼缸里的鱼都在一个地方游来游去,好像被困在一个塘池里。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塘池,缺乏创新和活力。3. 高中生:这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被塘池所束缚,需要打破固有的观念。4. 大学生:政府应该推动改革,摆脱塘池思维,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