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纳
shàng nà
  • 拼 音:shàng nà
  • 注 音:ㄕㄤˋ ㄣ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向官府交纳赋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缮备》:“﹝外﹞商人么?则怕早晚要动支兵粮,儹紧上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比较》:“钱粮输纳,必有定限。完欠比较,必有定期。限有定而百姓閒时办银,逢限上纳,无顾此失彼之虞。”

  • 基本含义
    上交、缴纳
  • 详细解释
    上纳是指将应交、应缴的东西交给上级或者官府。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延伸为履行义务,缴纳费用或者纳贡。
  • 使用场景
    在正式场合中,可以用来形容将应该交给上级或者官府的东西上交。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履行义务或者缴纳费用。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昭公在位时,他的臣子谏言:“君王应当上纳天下之财物,以示人民的公正。”于是,昭公决定缴纳一部分国家财物,以示对人民的尊重和关心。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按时上纳了税款,没有违法违规。2. 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应该按时上纳社保费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上纳”与“上交”、“缴纳”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财务、税收相关的成语,如“纳贿”、“纳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上纳学校规定的书费。2. 初中生:政府要求企业按时上纳税款。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上纳社会保险费用。4. 大学生:我准备按时上纳房屋租金,以确保住房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