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霰
shuāng xiàn
  • 拼 音:shuāng xiàn
  • 注 音:ㄕㄨㄤ ㄒ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霜和霰。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煦蒸霜霰,莩甲云露。” 唐 杜甫 《青阳峡》诗:“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宋 欧阳修 《山槎》诗:“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2).喻恶势力。 唐 孟郊 《答友人》诗:“道语必疎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他犯着龙鳞怒,难宽霜霰威。”

  • 基本含义
    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 详细解释
    霜霰是由“霜”和“霰”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霜指的是寒冷天气中水汽凝结而成的白色冰晶,霰指的是寒冷天气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白色颗粒状结构。因此,霜霰这个成语形容极寒的天气,也可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或气氛冷冷清清、冷漠无情。
  • 故事起源
    《左传·文公十七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齐国的大夫孟尝君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当而被贬到了一个寒冷的地方。他在那里遭受了很多困苦和不公正待遇,感到非常寒冷。于是,他写了一篇《霜霰之悲》的文章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人们就用“霜霰”来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外面的天气真是霜霰,冷得让人不敢出门。2. 这个城市的人们对待陌生人总是冷冷清清的,真是一片霜霰之地。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站在霜和霰覆盖的大地上,感受到寒冷的气息,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成语,例如“冰雪聪明”、“风雨同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感觉到了霜霰,冷得我直打哆嗦。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人们对待陌生人总是冷冷清清的,真是一片霜霰之地。3. 高中生:在冬天的北方,霜霰覆盖的大地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让人不敢轻易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