缣缃
jiān xiāng
  • 拼 音:jiān xiāng
  • 注 音:ㄐㄧㄢ ㄒㄧ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供书写用的浅黄色细绢。 唐 颜真卿 《送辛子序》:“惜乎困于縑緗,不获缮写。”《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后独孤氏》:“法度有节,不待珩璜;篇训之制,自盈縑緗。” 高燮 《柬曼殊大师并乞画偕隐图》诗:“聊寄縑緗盈尺幅,愿言偕隐是吾徒。”
    (2).指书册。 唐 孙过庭 《书谱》:“若乃 师宜官 之高名,徒彰史牒; 邯郸淳 之令范,宜著縑緗。”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閲縑緗。” 宋 曾巩 《读书》诗:“未免废坐卧,其能眎縑緗。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甘逐携书》:“我将伊骨肉相看,因此付縑緗没吝颜。”

  • 基本含义
    形容颜色红而美丽。
  • 详细解释
    缣缃是指一种红色的丝织品,古代常用于制作贵族的服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颜色红而美丽,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容貌或衣饰。
  • 使用场景
    缣缃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中,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事物的红色和美丽。
  • 故事起源
    缣缃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卫风·木瓜》:“缣缃之敝,言维丧矣。”其中,“缣缃之敝”指的是衣服破损的样子。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容颜色红而美丽的意思。
  • 成语结构
    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她穿着一袭缣缃的礼服,显得格外娇艳动人。2. 这幅画用了大量的缣缃色,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缣缃”这个词的发音和红色的含义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穿着缣缃色衣服的美丽女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颜色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赤诚”、“赤子之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裙子像缣缃一样红,非常漂亮。2. 初中生:春天来了,花园里盛开着一片缣缃的花海。3. 高中生:她的嘴唇涂抹着缣缃色的口红,非常吸引人。4. 大学生:这幅画用了大量的缣缃色,给人一种艳丽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