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俗山
kuāng sú shān
  • 拼 音:kuāng sú shān
  • 注 音:ㄎㄨㄤ ㄙㄨˊ ㄕ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江西 庐山 的别名。《陈书·文学传·张正见》:“属 梁 季丧乱,避地於 匡俗山 。”详“ 匡俗 ”。

  • 基本含义
    匡扶正义,抵制世俗之风
  • 详细解释
    匡俗山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匡”意为匡正、扶持,表示振兴;“俗”意为世俗、庸俗,表示不合乎道义;“山”意为高山,表示高尚的品质。匡俗山的意思是用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来批判和抵制庸俗的世俗之风,促使社会向更加正义和高尚的方向发展。
  • 使用场景
    匡俗山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社交场合,用来表达对庸俗思想和行为的批评和抵制,呼吁人们追求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标准。
  • 故事起源
    匡俗山的故事起源于《晋书·王敦传》,该故事讲述了王敦为了匡扶国家,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正义,最终取得了成功。由于王敦的行为高尚,后人用“匡俗山”来形容批判庸俗,追求高尚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匡”和名词“俗山”组成。
  • 例句
    1. 他一直在匡俗山的道路上坚持不懈。2. 这部电影通过批判庸俗的世俗之风,呼吁人们追求匡俗山的品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匡俗山”与“高山”进行联想,高山代表高尚的品质,匡俗山表示匡扶正义,抵制庸俗之风。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质相关的成语,如“高尚”、“正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成为匡俗山的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发扬匡俗山的精神,抵制不良的影响。3. 高中生:只有通过匡俗山的努力,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