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门
shěng mén
  • 拼 音:shěng mén
  • 注 音:ㄕㄥˇ ㄇ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宫门;禁门。《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四年》:“时 江京 、 刘安 及 李闰 、 陈达 等俱坐省门下, 程 ( 孙程 )与 王康 共就斩 京 、 安 、 达 。”《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 酈 出,诣省门,白‘ 傕 不肯奉詔,辞语不顺。’” 胡三省 注:“天子所居曰禁中,亦曰省中。省门,即禁门也。”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员 梦中惊喜,理服驰马诣省门。”
    (2).指礼部衙门。亦指礼部试进士的场所。礼部隶尚书省,故称。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軻峨,儂入无度数。”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负其能,踏省门五六,然终不得第名於进士。”
    (3).指省治。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君闻变,先以老弱藏乡僻善处,而与族弟 进贤 急走省门求援。”

  • 基本含义
    指节省开支、减少浪费的意思。
  • 详细解释
    省门是由“省”和“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省”指节省、减少,而“门”则指门路、方法。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通过节省的方法来减少开支、避免浪费。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采取节约的态度和措施。可以用于指导个人的消费观念,鼓励大家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 故事起源
    成语“省门”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一章中。故事中,孟子与公孙丑讨论如何节省开支的问题。孟子说:“君子之居,必有道义。君子之居,必有省门。”意思是一个君子在居住时必须有节约的道德规范,必须有节省的方法和手段。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非常懂得省门,从不浪费任何资源。2. 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省门,减少开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省门”这个成语与节约、减少浪费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门上写着“省”字,提醒自己要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浪费。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等,来丰富对节约、节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省门,不再乱花爸爸妈妈的钱。2. 初中生: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提倡省门的生活方式。3. 高中生:在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省门,掌握理财的基本原则。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懂得省门,不要过度消费。5. 成年人:在经济不稳定的时期,我们更需要掌握省门的方法,以应对不确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