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劾
kǎo hé
  • 拼 音:kǎo hé
  • 注 音:ㄎㄠˇ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考讯劾罪。《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闻有 铁冠道人 者,居 四明山 顶,考劾鬼神,法术灵验,汝辈宜往求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会护卫 萧和克 谋杀 伊逊 事觉。 伊逊 械繫之,考劾不服,流於边。”

  • 基本含义
    指对官员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审查和指责。
  • 详细解释
    考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员监察制度,是指通过审查官员的行为和品德来评估其是否适合担任职务。考劾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官员的严厉批评和指责。
  • 使用场景
    考劾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对不称职或腐败官员进行严厉批评和指责的场景。它可以用于政治讨论、新闻报道以及社会评论等方面。
  • 故事起源
    考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在古代,官员的品德和行为对于他们是否适合担任职务非常重要。如果有人发现某个官员有不法行为,他可以向上级官员进行举报,这就是考劾。考劾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官员廉政的重视。
  • 成语结构
    考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考”指审查,第二个字“劾”指指责。
  • 例句
    1. 这位官员因为贪污受到了严厉的考劾。2. 媒体对这位市长的考劾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帮助记忆考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考试的场景,考生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后,老师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这就是考劾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和监察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员考评制度的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现我抄袭了同学的作业,对我进行了考劾。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因为不负责任被同学们进行了考劾。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因为挪用经费被学校进行了考劾。4. 大学生:学生们对教授的不公平评分进行了考劾。5. 成年人:市长因为贪污受到了严厉的考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