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臡
lù ní
  • 拼 音:lù ní
  • 注 音:ㄌㄨˋ ㄋ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鹿肉及骨所制的酱。《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 明 虞淳熙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玉俎红虬脯,雕盘苍鹿臡。”

  • 基本含义
    形容动物的体态魁梧雄壮,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 详细解释
    鹿臡是由“鹿”和“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鹿是一种体态高大的动物,臡是指肥壮。鹿臡形容动物体态魁梧雄壮,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 使用场景
    鹿臡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可以用于赞美体格强壮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动物的体态雄壮。
  • 故事起源
    《楚辞·离骚》中有“鹿臡于飞,驴善视邪”这句诗,形容楚国的人民飞跃如鹿,而齐国的人民视野狭窄如驴。由此引申出“鹿臡”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鹿臡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1. 他身材高大,真是个鹿臡之人。2. 这只鹿臡的公牛在草原上威风凛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鹿臡”联想为一只高大健壮的鹿,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身材的成语,如“魁梧”、“高大威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长得像一只鹿臡一样高大。2. 初中生:运动员的身材都很鹿臡。3. 高中生:他的身材鹿臡,非常适合打篮球。4. 大学生:他的鹿臡身材让他在比赛中很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