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
shí yàng jǐn
  • 拼 音:shí yàng jǐn
  • 注 音:ㄕㄧˊ ㄧㄤˋ ㄐㄧㄣ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十种锦缎。 元 戚辅之 《佩轩楚客谈》:“﹝ 后蜀 ﹞ 孟氏 在 蜀 时製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鵰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种。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三折:“哎!你个奸雄 曹操 ,倒赔了 西川 十样锦征袍。”《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缎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
    (2). 宋 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今之中散大夫,即昔之大卿监也,旧説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赦恩,便许封赠父、母、妻一次,一也……国史立传,十也。” 宋 李曾伯 《代京西漕转中奉大夫谢制帅》:“位十样锦以居左,尤为近世之美谭。”
    (3).合奏乐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俗乐有所本》:“又今有所谓十样锦者,鼓、笛、螺、板、大小鈸鉦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 吴 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 正德 之旧。”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吴 中新乐,絃索之外,又有十不閒,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其器仅九:鼓、笛、木鱼、板、拨鈸、小鐃、大鐃、大锣、鐺锣,人各执一色,惟木鱼、板,以一人兼司二色。”
    (4).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 冰心 《山中杂记》十:“在我跪伏在樱花底下,拔那十样锦的叶子的时候,他便侧转那狭长而良善的脸来看我。”参阅 清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
    (5).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

  • 基本含义
    指多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的集合,形容丰富多样、富有变化。
  • 详细解释
    十样锦是由“十”和“样锦”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其中,“十”表示数量,意味着很多或各种各样的事物;“样锦”是指一种用不同颜色和款式的丝线绣成的锦缎,形象地比喻多彩多样的事物。因此,“十样锦”表示有很多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的集合,形容丰富多样、富有变化。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集合或组合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场景的丰富多样性。
  • 故事起源
    《战国策·秦策四》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秦国的一个官员在宴会上拿出了一块绣有十种不同花纹的锦缎,令众人赞叹不已。后来,人们就用“十样锦”来形容丰富多样的事物或情况。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展览会上的艺术品真是五花八门、十样锦。2. 这个节目的内容有趣、有知识、有感动,真是一场十样锦的演出。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锦缎上的花纹和颜色,想象多种不同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图案,从而记住“十样锦”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中国的成语,掌握其用法和含义,提高中文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画了一幅画,上面有十种不同的颜色,好像一块十样锦。2.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有很多不同的文具,就像一块十样锦。3. 中学生:这个城市的风景名胜真是多样化,每个景点都像一块十样锦。4. 大学生:这次社团活动的节目安排非常丰富多样,真是一场十样锦的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