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书
qiè zhōng shū
  • 拼 音:qiè zhōng shū
  • 注 音:ㄑㄧㄝ ˋ ㄓㄨㄙ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战国策·秦策二》:“ 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 ,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后因称诽谤之辞为“篋中书”。 宋 陆游 《刘太尉挽歌辞》之二:“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云何媢公者,不置篋中书。”

  • 基本含义
    指在某人的箧中藏着一卷书,形容人才深藏不露,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学识。
  • 详细解释
    箧中书源自《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任职时,常常将重要的文书藏在箧中,以示保密。箧中书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内心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但不轻易展示给外界。
  • 使用场景
    箧中书常用于形容人才或智慧深藏不露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内心有着丰富知识和智慧,但表面上看不出来的人。
  • 故事起源
    箧中书的故事起源于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在任职时,为了防止重要文书外泄,经常将其藏在箧中,以示保密。后来,箧中书成为了形容王安石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学识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箧中书
  • 例句
    1. 他平日里不爱说话,但一旦发言,却像箧中书一样,滔滔不绝。2. 这个学生平时看上去很普通,但他的思维却像箧中书一样丰富多样。
  •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一个盒子或箱子中藏着一本书,表达人的内心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贡献,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箧中狡兔、箧中之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上去很普通,但他的大脑里藏着一本箧中书。2. 初中生:她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一旦发言,就像一本箧中书一样,令人惊叹。3. 高中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就是一本箧中书,知识丰富。4. 大学生及以上:他的思考方式非常独特,就像一本箧中书,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