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谒
lǚ yè
  • 拼 音:lǚ yè
  • 注 音:ㄌㄩˇ ㄧ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众人一同谒见。《逸周书·大匡》“东隅之侯,咸赐於王,王乃旅之” 晋 孔晁 注:“旅謁各使,陈其政事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 钱公 既相,用常法叙进,公亦用常礼旅謁而已,无所请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岭南论囚》:“初 沉司马 为吏部选人,每旅謁, 新郑 从稠人中揖入火房与之谈。”

  • 基本含义
    指官员或贵族出巡或上朝时,向上级或贵族拜访并进谒问候的礼仪。
  • 详细解释
    旅谒是古代官员或贵族出巡或上朝时的一种礼仪。在古代,官员或贵族需要定期出巡或上朝,这是一种向上级或贵族示好并表示恭敬的方式。旅谒包括拜访、进谒问候等礼仪,是一种尊重和表达忠诚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旅谒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向上级或贵族表示敬意和恭敬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虚心向学、向长辈请教的行为。
  • 故事起源
    旅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官员或贵族需要定期出巡或上朝,以向上级或贵族示好并表示恭敬。旅谒是一种尊重和表达忠诚的行为,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的礼仪观念。
  • 成语结构
    旅谒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旅”和“谒”,其中“旅”表示出巡、旅行,“谒”表示拜访、问候。
  • 例句
    1. 他特意前往京城旅谒皇上,表达对皇上的敬意。2. 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展现了他虚心向学的态度,可以说是旅谒师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旅谒”。可以想象一个官员或贵族穿着华丽的服装,带着礼仪的仪仗队出巡,前往拜访上级或贵族,表示敬意和恭敬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旅谒相关的成语,如“巡回演出”、“朝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学校参观时,要向校长旅谒,向他表示我们的敬意。2. 初中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会被邀请到市政府旅谒市长,表达对市长的敬意。3. 高中生:高中生在大学招生展会上可以旅谒各个大学的招生官,了解大学的情况并表达自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