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抱
qiǎng bào
  • 拼 音:qiǎng bào
  • 注 音:ㄑㄧㄤˇ ㄅ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襁抱:即襁褓。借指婴幼时。《后汉书·五行志三》:“是时帝( 殤帝 )在襁抱, 邓太后 专政。”《北史·陆俟传》:“ 定国 在襁抱, 文成 幸其第,詔养宫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如襁抱之孩,方使之扶墻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参见“ 襁褓 ”。
    繦抱:1.即繦緥。背负幼儿的布带和布兜。《汉书·贾谊传》:“昔者 成王 幼在繦抱之中, 召公 为太保, 周公 为太傅, 太公 为太师。”
    (2).即繦緥。指幼儿。《晋书·穆帝纪论》:“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餘年。”

  • 基本含义
    指婴儿被抱在襁褓中,比喻关心、保护、照顾。
  • 详细解释
    襁抱一词源自古代婴儿的抚养方式。在古代,婴儿出生后,通常会用襁褓将他们裹起来,然后抱在怀中。襁褓是一种特殊的布匹,用来保护婴儿的身体,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因此,襁抱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人,特别是弱者或需要帮助的人。
  • 使用场景
    襁抱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人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非常关心并愿意帮助他们时,可以说他们像襁抱一样对待对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
  • 故事起源
    襁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婴儿抚养方式。在古代,襁褓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用品,用来保护婴儿的身体,使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因此,襁抱成语的起源可以说是来自婴儿抚养的实际场景。
  • 成语结构
    襁抱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襁”是名词,表示襁褓;“抱”是动词,表示抱持、保护。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他对弱者总是像襁抱一样的关心和照顾。2. 她像襁抱一样照顾着年迈的父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襁抱”与婴儿抚养的场景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婴儿被裹在襁褓中,然后被抱在怀中,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关心、保护和照顾相关的成语,比如“关怀备至”、“呵护有加”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襁抱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襁抱小动物,让它们感到安全。2. 初中生:我们应该像襁抱一样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3. 高中生: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保护就像襁抱一样,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全。4. 大学生:志愿者们像襁抱一样关心和照顾贫困地区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