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出
tóng chū
  • 拼 音:tóng chū
  • 注 音:ㄊㄨㄙˊ ㄔ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出处相同。《老子》:“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王弼 注:“同出者,同出於玄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此与 李庆子 遇狐叟事,大旨相类,不应俗人雅魅,迭见一时,又同出於 山 左。”
    (2).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同出九人,唯 重耳 在。” 韦昭 注:“同出,同生。”
    (3).俱已出嫁。《尔雅·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郭璞 注:“同出,谓俱已嫁。”

  • 基本含义
    同出指的是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
  • 详细解释
    同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同”和“出”。同出意为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同一家庭出身的人或者同一来源的事物。
  • 使用场景
    同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同一家庭出身的兄弟姐妹,也可以用来形容同一来源的事物,比如同一家族的产品或同一学派的学术成果。
  • 故事起源
    同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董卓传》:“凡同出者,皆当同心。”意思是说同一家族的人应该有共同的心思和目标。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用来形容同一家庭出身的人或者同一来源的事物。
  • 成语结构
    同出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同”和动词短语“出”组成。
  • 例句
    1. 他们是同出的兄弟姐妹,所以感情特别亲近。2. 这些作品都是同出一门的,风格非常相似。
  • 记忆技巧
    1. 将“同出”这个成语与“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联系起来,强调共同的背景和关系。2. 可以将“同出”这个成语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同根生”、“同宗同源”等。
  •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与家庭关系相关的成语,如同根生、同宗同源、手足之情等。2. 研究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来源和特点,了解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弟弟是同出的,我们经常一起玩耍。2. 初中生:这两个品牌的手机同出一家公司,所以功能和外观都很相似。3. 高中生:这些科学家同出一所大学,他们的研究成果都非常有影响力。4. 大学生:我们是同出一家公司的实习生,所以一起工作非常默契。5. 成年人:这两个政治家同出一门,他们的政治理念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