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天堂寺是解放以前是天祝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天祝县西部的天堂乡,东、西、北三面靠山,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自治县嘉定藏族乡相邻。

  • 详细解释


     历史

    该寺建寺历史悠久。据该寺所存历史资材记载,远在唐宪宗。(806一820 )时期,就在大通河附近建造了名日“阳庄寺” 的原始本教寺,这便是天堂寺的前身,经500余年后被毁坏。元代初年,藏传佛教萨迎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等人到凉州地区以后,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萨迦派得到了当地一些群众的信仰,于是在阳庆寺的基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藏语称为“萨什迎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二+年(1360),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于寺前平地——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建塔之地遂得名“乔典堂”(即“塔儿滩”之意),由原来的萨迦派寺院改宗为噶举派寺院,后来该寺又再度毁于燹。格鲁派(黄教)兴起以后,天堂寺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至明嵩帧年间(约1639),青海名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力“朝天堂”(即“乔典堂”之音转),自此以后人们便将该寺叫做“天堂寺”,沿用至今。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应天堂寺僧众的邀请,多次大规模地扩建寺院,并成为天堂寺寺主,天堂寺亦成为车科尔寺的属寺。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今天祝县金强川 )时,给“天堂寺” 赐“扎西达吉林”之名称,汉语意为“广慧寺”。

    建筑群

    自唐代初建到解放初期,该寺历时1000多年,其间曾数度毁于兵燹,又多次重建扩建,建筑规模日趋宏大。据统计, 1956年该寺占地1500多亩,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有东科尔、嘉义、嘉若、八哈、玛其、阿万、赛义、莫科、仓哇、德格、夏玛、达隆、华藏等17座;僧人院落300多廓,房屋 4000多间。殿堂楼阁,高墙滦院,各有姿态,互为衬托,共同组成景象壮观的汉藏建筑群。寺内分浚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开设显宗五部经典(即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与密宗学科,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寺院有一整套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培养出了上批蒿僧,遂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名寺之一,最盛时僧徒窟过800人,素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寺内有大量的塑橡、雕刻、壁画、经典、法器及木版印刷、手抄的藏文经典和历史资料。寺院存在的后期,常有不少云游僧人驻足学经,清未有两位西德人在此地研读佛学,可见该寺当时在国外也有影响。

    该寺宗教节自最隆重的是每年正月间的毛兰木法会,尤其是正月十四日,众多的教徒、游客涌宝寺院,观看跳欠(宗教舞),十五晚上规模盛大的灯节,人们可以观赏到制作精巧的各种灯式和艺术珍品——酥油花。

    佛教兴盛

    据统计,解放初期天堂寺有活佛10人,僧人和其他人员 540人。该寺寺主活佛为东科呼图克图,解放初时任甘肃省佛协副会长、天祝县政协副主席,1957年去印度,1983年去世。

    寺院在1958年和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重新开放,并重修经堂1座,现有僧人27人。

  • 基本含义
    指非常美丽、宁静的地方,也可指心灵的净土。
  • 详细解释
    天堂寺是由“天堂”和“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天堂”指的是人们向往的美好地方,而“寺”则指的是寺庙。天堂寺形容的是一个非常美丽、宁静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或者心灵的净土。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美丽的风景名胜或者宁静的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宁静和安详。在写作、演讲或者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天堂寺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美好和宁静。
  • 故事起源
    天堂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一位名叫杜牧的诗人。据说,杜牧在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天堂寺里的钟声,映照在湖面上,宛如天国的音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景象,后来人们便以“天堂寺”来形容类似的美好景观或者内心的净土。
  • 成语结构
    天堂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天堂”和名词“寺”组成。
  • 例句
    1. 这座花园真是个天堂寺,每次来这里都能感受到宁静和美丽。2.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寺,远离纷扰。3. 她的内心就像是一个天堂寺,无论外界如何喧闹,她总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天堂寺”与美丽、宁静的景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美丽宁静的寺庙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美景、宁静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世外桃源”、“清幽”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梦想有一天能够去一座天堂寺,欣赏美丽的风景。2. 初中生:我喜欢去郊外的天堂寺,那里的环境非常宁静。3. 高中生:学习紧张的时候,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像天堂寺一样,让自己放松下来。4. 大学生:在旅行中,我发现了一座真正的天堂寺,它的美丽和宁静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