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诺
rán nuò
  • 拼 音:rán nuò
  • 注 音:ㄖㄢˊ ㄋ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然诺 ránnuò
    [promise] 允诺,答应。——不管表达方式如何,对未来要发生或不会发生的某些事所做的保证
    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史记·游侠列传》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后汉书·申屠刚传》
    重然诺

  • 英文翻译

    1.[书] (允诺) promise; pledge

  • 详细解释

    然、诺皆应对之词,表示应允。引申为言而有信。《文选·宋玉<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李善 注:“言神女之意虽含诺犹不当其心。”《史记·游侠列传序》:“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唐 张谓 《题长安壁主人》诗:“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章炳麟 《革命之道德》:“信者,向之所谓重然诺也。”

  • 基本含义
    诺言必定会兑现。
  • 详细解释
    然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然”意为“必定”,“诺”意为“诺言”。因此,然诺的基本含义是指诺言必定会兑现,承诺一定会实现。
  • 使用场景
    然诺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对自己的承诺会被兑现的信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言出必行、信守诺言的品质。此外,然诺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言出必行,不要轻易许下无法实现的承诺。
  • 故事起源
    然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刘秀传》中,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刘秀在和其他起义军共同抵抗王莽的统治时,曾向一位农民承诺,如果能够加入他的军队,就会给予他高官厚禄。这位农民对刘秀的承诺深信不疑,果然在刘秀成功建立东汉王朝后,得到了相应的奖赏。这个故事成为了然诺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然诺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承诺一向然诺,从不食言。2. 我们应该学会然诺,言出必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然”字理解为“必定”的意思,将“诺”字理解为“诺言”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然后,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向远方发誓,保证自己的承诺会被兑现。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诺言、承诺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信守诺言”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给我们开个趣味运动会,我相信她会然诺的。2. 初中生:我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出了然诺,一定会按时完成。3. 高中生:他虽然是个新生,但他的然诺精神让我们对他充满了信任。4. 大学生:我们作为志愿者,要对社会做出然诺,为他人尽一份力量。5. 成年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言出必行,做一个然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