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中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ㄨㄙ

    矫枉过中(矯枉過中) 

    同“ 矫枉过正 ”。 唐 张说 《吊陈司马书》:“矫枉过中,斯害也已。”《宋史·王存孙固等传论》:“他有更张,随事諫止,不少循默。然无矫枉过中之失,故能不亟不徐,进退有道,在 元祐 诸臣中,身名俱全,亦难矣哉!”

  • 基本含义
    纠正偏差时过犹不及
  • 详细解释
    指在纠正错误或偏离正常的过程中,过于刻意或过度,以致于出现新的错误或偏差。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指责某人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法过于极端或不合理,导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或恶化。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的记载。当时,齐国的宰相管仲建议国君曹刿采取急进的策略,以迅速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然而,曹刿认为管仲的建议过于极端,他说:“矫枉过中,不可必也。”意思是说,过于刻意纠正错误,往往会产生新的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追求极端的解决方法。
  • 成语结构
    矫枉过中
  • 例句
    1. 他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采取了过于激进的措施,结果犯了“矫枉过中”的错误。2.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避免“矫枉过中”,要稳步推进,不偏不倚。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矫枉过中”理解为在纠正错误时,过于刻意或过度,导致新的错误,形成一个过犹不及的状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矫枉过中”相关的成语,如“过犹不及”、“画蛇添足”等,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追求完美,把作业写得过于认真,真可谓是“矫枉过中”。2. 初中生:有些同学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学习过度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这就是“矫枉过中”的典型例子。3. 高中生:在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学校不应该只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否则就是“矫枉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