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绳
sī shéng
  • 拼 音:sī shéng
  • 注 音:ㄙㄧ ㄕ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负责颁行法令。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堂歌·歌黄帝》:“履建宅中寓,司绳御四方。裁化偏寒燠,布政周炎凉。”
    (2).主持纠察的官员。 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故司绳不得职,则邪枉行矣。”

  • 基本含义
    指掌管权柄的人,也比喻掌握主导权或决策权的人。
  • 详细解释
    司绳的“司”是指掌管、管理,而“绳”是指权柄、权力。司绳这个成语原指古代官吏手中掌管刑律的绳索,后来引申为掌握权柄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司绳常用来形容掌握主导权或决策权的人,也可以指拥有某种特权或权力的人。
  • 使用场景
    司绳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场景,例如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指掌握权力的人。另外,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某个集体或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具有决策权或主导地位。
  • 故事起源
    司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官吏手中有权掌管刑律,他们手中的绳索象征着掌握权力和决策的能力。因此,司绳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形容掌管权柄的人。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司”和“绳”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位总经理是公司的司绳,他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2. 在这个项目中,他是团队的司绳,负责做出重要决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中拿着一根绳子,象征着他掌握着权力和决策的能力,这个人就是司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决策相关的成语,如“权衡轻重”、“权宜之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班长是我们班级的司绳,她决定了我们的活动安排。初中生:老师是学校的司绳,她决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司绳,他负责决策学校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公司的总经理是司绳,他决定了公司的运营策略。成年人:政府的领导是司绳,他们负责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