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祈福笔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在包装上印了“逢考必胜”、“黄道吉日”、“平步青云”几个字后,一款“孔庙祈福笔”因号称“考试必备”,受到部分考生热捧。

    孔庙祈福笔-热卖

    这种“祈福笔”是2010年才流行的,这种笔不光是高三学生买,其它年级的也买,用来对付平时的测验及期中、期末考试都可以。

    每支“祈福笔”的价格为3元。单从外表来看,“孔庙祈福笔”和其它笔没什么两样,同样由黑色的笔杆和笔套组成,可是,它的包装却大有不同,包装正面画着一个考生正跪拜孔子的漫画,漫画中,孔子一边说“尊师敏学,考试必胜”,手里还举着标有“满分”的试卷。漫画上方,整齐地印着“逢考必胜”、“黄道吉日”、“开运”等字样。在“祈福笔”下面还压着一张“孔庙祈福签”,若考生抽中的“祈福签”是上上签,则有一定的奖励。包装背面印着“某文具携手山东曲阜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于孔庙举行盛大考试笔祈福大典”等文字,并标示此笔为“考试必备”,特别适合高考、中考、公务员考试等重大考试。

    对于“祈福笔”,学生老师都有话说。学生表示,给同样的笔选择的话,他会选择购买“祈福笔”,因为“祈福笔”给人一种很喜庆的感觉,能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一位高三老师则表示,考试靠的是知识积累,不要想着一支笔产生奇迹,“孔庙祈福”的心理暗示如果过度,就沦为迷信了。

    孔庙祈福笔-弊端

    对考前的学生,人们常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话来形容。每到大考之前,总有不少考生迷信一些“考试法宝”,除了孔庙祈福笔,“考试必过神”、“逢考必过符”也是考生们钟情的“神”物。有不少考生和家长还真信它“很灵”。

    像孔庙祈福笔、状元笔此类文具,并不像商家吹嘘和部分考生或家长所认为的那般具有神奇功效,都只是商家的噱头而已。一支笔无论被披上什么“神奇”的“外衣”,始终无法改变它只是一件写字工具的事实,它始终无法独立完成书写,更别说是考试。

    “孔庙祈福笔”的流行,一方面说明商家不管会不会误导考生,只图赚钱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部分考生对学习与考试没有正确的认识,反映了他们缺乏自信和心理的脆弱。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孔庙祈福笔-专家分析

    众所周知,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考试重在知识的积累,好的成绩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以及良好的应考心态。而心存侥幸,指望圣佑神助,靠买“孔庙祈福笔”来助自己中高考一臂之力,其考试失利乃至人生失败则是定然之事。

    而且,对一个学生来说,除了良好的学习成绩,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一个将个人成功寄托在神灵身上的学生,绝不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有着健全人格和心智的人才。

    当然,考生临考时请“神”出马的畸变心态,可能更多的还是缘于我们片面狭隘的成才观和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大环境。升学压力巨大、就业环境逼仄,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焦虑,他们求神拜佛意在求得一份心理安慰,寻找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在现实情境下,简单地遣责他们思想的愚昧和行为的荒诞,同样于事无补。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要让他们放弃这种阿Q式的另类行为,则需要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改变人才选拔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而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基本含义
    指在孔庙祈福时使用的祭祀用的笔。也用来形容写作时祈求灵感和文思泉涌的情景。
  • 详细解释
    孔庙祈福笔是指用于在孔庙祭祀仪式中祈求神灵保佑的笔。在古代,人们认为孔子是圣人,他的神灵可以保佑人们的学业和事业。因此,在孔庙祭祀时,人们会使用特殊的笔来祈求神灵的庇佑。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写作时,灵感如泉涌的情景,意味着思绪犹如祈福笔在纸上流动,寓意着文思如水源不断涌现。
  • 使用场景
    孔庙祈福笔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写作时的情景,特别是形容文思泉涌,灵感迸发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祈求学业、事业等方面的好运和成功。
  • 故事起源
    孔庙祈福笔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孔子的故事有关。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认为孔子的神灵可以保佑学业和事业,所以在孔庙祭祀时,使用特殊的笔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名词
  • 例句
    1. 他的文章像孔庙祈福笔一样,文思泉涌,让人叹为观止。2. 这位作家的笔下灵感如孔庙祈福笔,在纸上流转不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孔庙祈福的场景,想象自己在写作时灵感如泉涌,像孔庙祈福笔一样畅快地在纸上流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和文化传统,深入理解孔庙祈福笔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笔就像孔庙祈福笔一样,灵感涌现,写得很顺利。2. 初中生:这位作家的作品像孔庙祈福笔一样,文思如泉涌,令人叹为观止。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希望自己的手写笔记能像孔庙祈福笔一样,带来好运和成功。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希望自己的笔能像孔庙祈福笔一样,带来灵感和创造力。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孔庙祈福笔一样的灵感,来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