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wàng fū shí
  • 拼 音:wàng fū shí
  • 注 音:ㄨㄤˋ ㄈㄨ ㄕ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迹名。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谓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初学记》卷五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武昌 北山 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 北山 ,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辽宁省 兴城市 西南 望夫山 之望夫石,则传为 孟姜女 望夫所化。其它如 宁夏回族自治区 隆德县 西南、 江西省 分宜县 昌山峡 水中、 贵州省 贵阳市 北 谷顶埧 、 广东省 清远市 均有望夫石。参阅《嘉庆一统志·锦州府》又《平凉府》、《袁州府》、《贵阳府》及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望夫石》。后用以喻女子怀念丈夫的坚贞。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凭着我志诚身端正,便化作望夫石也,坚等到 河 清。” 明 谢谠 《四喜记·翠阁耽思》:“仰望惟君子,无邪不害思,甘为望夫石,何日是归期?” 清 孙枝蔚 《甲申春日纪事》诗之二:“楼中身化望夫石,狱里声如啼夜乌。”

  • 基本含义
    指妇女思念丈夫,站在高处望望丈夫归来的石头或地方。比喻等待心切,期望某人归来。
  • 详细解释
    望夫石是一个由妇女望望远方等待丈夫归来的地方或石头。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思念某人,渴望他归来。
  • 使用场景
    望夫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等待某人归来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夫妻、家人、朋友之间的思念和期待。
  • 故事起源
    据说,望夫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位妇女的丈夫外出打仗,她每天都站在高处望望远方,期待着丈夫的归来。为了让妻子可以更好地望望丈夫,丈夫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放了一块石头,这就是望夫石的由来。
  • 成语结构
    望夫石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其中,“望”表示期望、盼望,“夫”表示丈夫,“石”表示石头或地方。
  • 例句
    1. 她每天都站在窗前,像望夫石一样等待着他的归来。2. 他外出旅行已经很久了,她像望夫石一样思念着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望夫石这个成语:将“望夫石”这个成语与妇女望望远方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妇女站在高处望望远方的石头上,心切地期待着丈夫的归来。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学习资料,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参考书籍。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深入了解和应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像望夫石一样等待着妈妈放学回家。2. 初中生:她像望夫石一样思念着在外地读书的哥哥。3. 高中生:他外出旅行已经很久了,她每天都像望夫石一样期待着他的归来。4. 大学生:我在异国他乡,思念着家乡的望夫石。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望夫石”这个成语。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