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莱
kòu lái
  • 拼 音:kòu lái
  • 注 音:ㄎㄡˋ ㄌ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 寇莱公 。 宋真宗 时 契丹 南侵, 寇準 力主御驾过河督战。后来主张南迁的 王钦若 却向 真宗 进谗曰:渡河督战,陛下乃是“ 寇準 之孤注也”。 陈毅 《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诗:“能掷孤注 寇莱 好,退避三舍 晋文 强。”参见“ 寇莱公 ”。

  • 基本含义
    指盗贼或敌人入侵、侵略的意思。
  • 详细解释
    寇莱是指外来的敌人或盗贼入侵,侵略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中的“寇”指敌人或盗贼,“莱”指入侵或侵略。形容敌人来犯,给人们带来困扰和伤害。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敌人入侵、侵略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国家被外来势力侵略的历史事件。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楚汉战争时,项羽攻破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朝灭亡后,各地的盗贼和敌人纷纷入侵。这个时候,有一位叫寇莱的盗贼首领,带领着一群人四处抢劫,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后来,人们就用“寇莱”来形容敌人入侵、侵略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寇莱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战争结束后,人们终于摆脱了寇莱的困扰。2. 这个地区曾经历过多次寇莱,但现在已经安定下来了。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寇莱”这个词与“恐怖来袭”类似的发音,通过想象敌人或盗贼突然来袭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侵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成语,加深对寇莱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演习,模拟了寇莱的情景。2. 初中生:历史书上写着,古代的中国经历过很多次寇莱。3. 高中生:这个城市在二战期间遭受了严重的寇莱,但后来成功抵抗了敌人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