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赏
jiàn shǎng
  • 拼 音:jiàn shǎng
  • 注 音:ㄐㄧㄢˋ ㄕ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无功受赏或赏过其功。 唐 韩愈 《争臣论》:“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鯾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諫如流之美。”《旧唐书·郭子仪传》:“况久经兵乱,僭赏者多,一人之身,兼官数四,朱紫同色,清浊不分。”《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 执中 再入相,未及二年,变祖宗大乐,堕朝廷典故,缘葬事除宰相,除翰林学士,除观察使,其餘僭赏,不可悉纪。”

  • 基本含义
    指超越自己能力或地位,擅自给予奖赏。
  • 详细解释
    僭赏原指君主或官员超越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私自给予奖赏。现在泛指超越自己能力或地位,擅自给予奖赏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不合理的,有时会给受赏者带来麻烦或不幸。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越权或超越自己能力给予奖赏的人。可以用于描述领导滥用职权、不按规定程序给予奖赏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国君襄公因为害怕臣子受到其他国家的诱惑而疏远他们。有一天,襄公突然给了一位不太出名的臣子很多赏赐,这引起了其他臣子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襄公超越自己的地位,擅自给予奖赏,因此用“僭赏”来形容这种行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他明明是个普通员工,却擅自给自己加了一份高薪,真是僭赏之举。2. 领导不按规定程序给予奖赏,这是明显的僭赏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僭赏”与“超越自己能力或地位给予奖赏”进行联想,形成记忆的关联,同时可以结合相关的例句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擅自”、“超越”等,以扩大成语的应用范围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擅自给自己加了一颗星星,真是僭赏。2. 初中生:领导超越自己的权力,擅自给予奖赏,这是明显的僭赏行为。3. 高中生:他明明是个普通学生,却擅自给自己加了一份高分,这是典型的僭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