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轮
mái lún
  • 拼 音:mái lún
  • 注 音:ㄇㄞˊ ㄌㄨ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政腐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 基本含义
    指车轮埋入土中,比喻才能被埋没,无法发挥作用。
  • 详细解释
    成语“埋轮”形象地比喻才能被埋没,无法展现出来。它常用来形容有才能但无法得到发挥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事物由于环境或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得到发展。
  • 使用场景
    成语“埋轮”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谈论人才的埋没、才能的浪费、机会的错失等等。
  • 故事起源
    成语“埋轮”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 成语结构
    成语“埋轮”的结构为“埋”+“轮”,其中,“埋”表示埋藏,隐藏,“轮”表示车轮。
  • 例句
    1. 他的才华被埋轮了,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2. 这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埋轮了,无法继续进行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埋轮”这个成语形象地想象为车轮被埋在土中,无法转动,从而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能、机会、发展等相关的成语,例如“埋没才华”、“人才浪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绘画才华被埋轮了,因为他从未有机会参加艺术比赛。2. 初中生:她的演技很好,但因为家庭原因一直被埋轮,无法进入演艺圈发展。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人的才华被埋轮了,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4. 大学生:很多优秀的创业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埋轮了,无法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