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奖圣地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弃奖圣地 -简介

    2010年昆山的福利彩票双色球1000万元的巨奖被弃,将成为中国彩市的最高弃奖,刷新了2009年12月湖北武汉917万元的弃奖纪录。昆山屡现彩票弃奖,被彩民戏称弃奖圣地。

    弃奖事件

    2010年6月17日,双色球第2010069期全国中出2注一等奖,单注奖金1000万元,这2注一等奖由江苏省和安徽彩民中得。江苏省的这张千万元中奖彩票出自苏州昆山市千灯镇景塘路报亭32055814福彩投注站。这不仅是昆山市历年双色球一等奖的最高奖金,也是2010年江苏中出的第1注单注1000万元双色球一等奖。

    说起来,千灯镇景塘路32055814投注站是个神奇站点。2008年4月15日和5月6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连续中得双色球2008043期和2008052期一等奖,奖金均为500万元,在当地引起轰动!时隔2年,该站点续写神奇:再次中出了1注1000万元大奖!

    2010069期开奖过后十几天,江苏省福彩中心兑奖大厅仍然没有出现这位千万元中奖者的身影。众多彩民开始担心起来:这个千万大奖会不会也变成弃奖?

    于是,省福彩和苏州市福彩中心再次联动起来,寻找大奖得主。当时,省中心寻找三位巨奖得主,分别是昆山和无锡的1000万大奖得主、南京500万大奖得主。

    7月26日中午,江苏福彩中心终于盼来了无锡的2010073 期双色球1000万元巨奖得主。这是江苏福彩在近期一直找寻的三位巨奖得主中的一位,她是幸运的,终于将巨奖揽入怀中。

    随后,省、市福彩中心和昆山福彩迅速开始各项“寻人工作”:在彩票出票地投注站悬挂印有当期中奖消息的横幅和“寻人启事”;在媒体上发布“寻人启事”……扬子晚报更是多次刊登寻找中奖者的消息,8月10日扬子晚报在 A1版头条甚至刊出《还有7天,千万大奖就过期了》。另外,作为该巨奖所辖地的苏州市福彩中心更是煞费苦心,决定向提供有效信息的知情人重赏10万元:只要找到这名1000万元巨奖得主,并使之领到奖金,福彩中心将给予提供信息者10万元的奖励。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寻人行动”并未使得大奖得主露面。

    而此次寻找的三位大奖得主中的南京500万得主,因为还有几天的领奖期限,福彩中心依然在等待。

    8月16日晚上,省内多家新闻媒体更是闻风而动齐聚省福彩中心,准备见证最后的奇迹。但当时钟划过8月16日深夜24点,这位神秘的得主依然没有出现。

    当时钟指针转过12时,江苏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副主任蒋卓平正式宣布:“现在已过8月16日24时,我遗憾地宣布,福利彩票双色球第2010069 期苏州昆山市千灯镇中出的一等奖1000万元未能在规定的兑奖期内领奖,成为我国彩票历史上最大弃奖,弃奖奖金进入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至此,多次刊发“寻人启事”、也备受社会关注的昆山大奖终于成为无奈的弃奖。

  • 基本含义
    指不珍惜荣誉、放弃奖励的地方或情境。
  • 详细解释
    弃奖圣地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弃”表示放弃,抛弃;“奖”指奖励、荣誉;“圣地”意为神圣的地方。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地方或情境,人们在那里不珍惜荣誉,轻易放弃奖励。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没有珍惜荣誉、轻易放弃奖励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荣誉的人或组织,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环境。
  • 故事起源
    弃奖圣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寺庙,这个寺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人们认为这里是神灵降临的地方。每年,这个寺庙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来自各地的人们都会参加。在庙会的最后,寺庙会颁发一些奖励给一些在庙会上表现出色的人。然而,有一年,参加庙会的人们都不在乎这些奖励,他们认为这些奖励不值得珍惜,于是纷纷放弃了奖励。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弃奖圣地”。
  • 成语结构
    Subject + 弃奖圣地
  • 例句
    1. 这个学校曾经是全国科技竞赛的弃奖圣地,很多学生都不珍惜荣誉,放弃了奖励。2. 这个公司已经成为了奖励的弃奖圣地,员工们都不在乎公司的荣誉和奖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寺庙,寺庙里有很多人,他们手上拿着奖品,但是他们都把奖品随意地丢弃在地上,表示他们不在乎这些奖品。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庙会的文化和传统,以及中国古代奖励制度的发展和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级的庆功会上,一些同学竟然把奖状扔掉了,真是弃奖圣地啊!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篮球队在比赛中总是输得很惨,他们已经成为了弃奖圣地。3. 高中生:虽然他有机会参加全国的数学竞赛,但他却选择放弃,真是个弃奖圣地。4. 大学生:这个学院的学生在学术交流会上总是不积极参与,成了一个弃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