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视
zhān shì
  • 拼 音:zhān shì
  • 注 音:ㄓㄢ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观瞻。指外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一说下视。见 朱熹 《论语集注》。 汉 徐干 《中论·法象》:“若夫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 明 李东阳 《送毕验封充谁府册封副使诗》序:“夫所贵乎使者,必其威仪足以耸瞻视,辞令足以宣德意。” 清 梅曾亮 《谒墓记》:“及謁墓之子孙,又必广置墓之左右山,或延袤数十里,以植树木,耸瞻视。”
    (2).观看;顾盼。《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 张丽华 )每瞻视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闻初载钱置市之日,市中观者日数万人,巡绕瞻视,咨嗟叹息,既去復来,以至日暮。” 明 张居正 《直解女诫·专心》:“目之瞻视,贵於端正。”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五:“ 蒋 的视线向众人瞻视了一巡,接着连连说:‘该怎样宣传啦?唵,该怎样宣传?’”

  • 基本含义
    瞻视是一个动词词语,意思是仔细观察、注视或凝视。
  • 详细解释
    瞻视强调用目光专注地观察,通常表示对某个对象或情况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 使用场景
    瞻视常用于形容对重要事物或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学习、研究、思考、分析等活动,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人物、景物、艺术品等进行仔细观察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昭公在瞻仰祖庙时,发现庙中的柱子倾斜,于是他下令修缮庙宇。后来,人们用“瞻视”来形容仔细观察事物的行为。
  • 成语结构
    瞻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瞻视着黑板上的数学题,思考了很长时间。2. 她瞻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处,俯视着周围的一切,仔细观察和思考。也可以联想到瞪大眼睛,专注地注视某个对象。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观察、思考相关的成语,如“审视”、“凝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瞻视着蚂蚁的行动,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瞻视这个问题,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解决。3. 高中生:我瞻视着这本书的内容,希望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4. 大学生:在研究生课堂上,我们要瞻视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以上是关于“瞻视”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