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柏
shí bǎi
  • 拼 音:shí bǎi
  • 注 音:ㄕㄧˊ ㄅㄞ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赤须子 好食栢实,齿落更生。”又《太平广记》卷三五引《化源记》: 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入 华山 ,“见黄冠自山而出。 鸞 遂礼謁,祈问隐诀。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此即长生药也。’” 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隐居于 嵩阳 ,活至一百二十三岁,“无疾而终,顏色不改,盖尸解也。”“临终异香满室,空中闻音乐声,及造仙都赴仙约耳。”后遂以“食柏”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 元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弃》:“啮雪吞毡, 苏卿 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
    (2).指柏树。 唐 罗隐 《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 烟煖玉楼春。”

  • 基本含义
    指吃柏树的树皮,比喻吃苦耐劳,忍受艰难困苦。
  • 详细解释
    食柏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吃柏树”。柏树是一种常绿乔木,树皮坚硬而有韧性。成语“食柏”比喻人们能够忍受艰难困苦,勇于承担困境和挑战,不怕艰苦,吃苦耐劳。
  • 使用场景
    成语“食柏”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它可以用来表扬那些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挑战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用“食柏”来鼓励自己或他人,提醒大家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 故事起源
    成语“食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孟子》一书。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经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吃苦耐劳,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不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他们应该勤奋工作,谨慎言行,这样就能够获得真正的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后来,人们将孟子的这句话引申为成语“食柏”,用来形容人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成语结构
    食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食意为“吃”,柏意为“柏树”。它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 例句
    1.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吃柏的精神,一直坚持不懈。2.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食柏,勇往直前。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成语“食柏”,你可以想象一棵柏树,它的树皮坚硬而有韧性。然后,将吃柏树的形象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联系起来。你可以尝试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故事情节,让记忆更加生动。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食柏”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和哲学。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相关的成语,扩大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食柏一样,勤奋学习,不怕困难。2. 初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食柏,坚持不懈,迎接挑战。3. 高中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学会食柏,勇往直前。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食柏的精神,勇于承担困境和挑战。5. 成年人: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我们要食柏,坚持不懈,追求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