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娘子
sòng qīn niáng zǐ
  • 拼 音:sòng qīn niáng zǐ
  • 注 音:ㄙㄨㄙˋ ㄑㄧㄣ ㄋㄧㄤ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送亲的已婚女子。一般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充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四围坐着好多人,新娘和送亲娘子坐在床边上。”

  • 基本含义
    指送嫁女儿的母亲。
  • 详细解释
    成语“送亲娘子”源自古代婚礼习俗,嫁女儿时,母亲会亲自陪同女儿一起出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为了女儿的婚事而操劳和辛苦。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母亲为子女的婚姻事宜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也可以用来形容母亲为了子女的幸福而默默奉献的精神。
  • 故事起源
    成语“送亲娘子”最早出自明代李时中的《拜月亭杂记》一书。该书中记载了一个富商娶媳妇的故事,富商的母亲亲自陪同儿子送媳妇出嫁,表达了母亲对子女幸福的关爱和牺牲。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为“送亲娘子”,谓语为“送”。
  • 例句
    1. 她真是个贤惠的妻子,也是个勤劳的送亲娘子。2. 母亲为了我的婚事,像个送亲娘子一样忙碌了几个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母亲亲自陪同女儿送嫁,为了女儿的幸福而辛劳的场景。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和家庭观念的知识,以及其他与母爱和家庭关系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个好妈妈,她就像一位送亲娘子,为了我的幸福一直在努力。2. 初中生:我妈妈为了我将来的婚姻,像个送亲娘子一样为我操劳,我要好好孝顺她。
  • 3. 高中生
    送亲娘子这个成语形容了母亲为了子女的婚事付出的辛劳和牺牲,让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