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荷
xiāng hé
  • 拼 音:xiāng hé
  • 注 音:ㄒㄧㄤ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浅红色的荷花。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白苹望已骋,緗荷纷可袭。”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帷齐緑树当筵密,盖转緗荷接岸浮。”

  • 基本含义
    形容服饰华丽而不俗气。
  • 详细解释
    缃,古代染料的一种,色泽鲜艳;荷,指莲花。缃荷原指染色华丽的莲花,后来泛指华丽而不俗气的服饰。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女子的服饰,也可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外表华丽而不俗气。
  • 故事起源
    缃荷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朱买臣传》中。据说朱买臣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非常喜欢华丽的服饰,每天都穿着鲜艳华丽的衣服出行。有一天,他骑着马经过一片荷塘,看到荷花的色彩非常鲜艳,于是他就对自己的服饰赞美道:“我的衣服就像缃荷一样,华丽而不俗气。”这样,缃荷一词就成为了形容华丽不俗的成语。
  • 成语结构
    缃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她穿着一袭缃荷的礼服,显得非常优雅。2. 这幅画色彩缤纷,犹如一幅缃荷图。
  • 记忆技巧
    可以与缤纷的颜色联系起来,想象一朵缃荷的鲜艳色彩,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形容华丽的成语,如“锦绣前程”、“绚丽多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穿着缃荷色的裙子,看起来像一朵美丽的花。2. 初中生:这幅画的色彩非常缃荷,给人一种华丽而不俗气的感觉。3. 高中生:她的外表缃荷华丽,但内心却十分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