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而不秀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苗而不秀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虽然有些苗条,但缺乏出众的才华或特点。
  • 详细解释
    苗而不秀是由“苗”和“秀”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苗”指植物的幼苗,形容事物尚未完全成长;而“秀”指美丽、出众,形容事物具有独特的才华或特点。苗而不秀形容事物虽然有些苗条,但缺乏出众的才华或特点。
  • 使用场景
    苗而不秀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看起来不错,但缺乏内在的才能或特点。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或者形容一个事物虽然外观不错,但实际价值有限。
  • 故事起源
    苗而不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杜预传》中。据说杜预是晋朝的一位官员,他年轻时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但却没有出众的才能。因此,人们就用“苗而不秀”来形容他,表示他虽然外表不错,但内在才华不足。
  • 成语结构
    苗而不秀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苗”是主语,“而不”是连词,“秀”是宾语。
  • 例句
    1. 他长得虽然很帅,但是苗而不秀,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2. 这幅画的构图虽然不错,但是色彩太单调,苗而不秀。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幼苗,虽然挺拔而苗条,但是没有鲜花绽放的美丽,表示缺乏出众的才华或特点。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花木成畦手自栽”、“水滴石穿”等,加深对比和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小明长得很高,但是在学习上却苗而不秀。2. 初中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漂亮,但是内容苗而不秀。3. 高中生: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在社交能力上却苗而不秀。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创意很新颖,但是实施起来苗而不秀。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成语“苗而不秀”的含义、用法和记忆方法,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