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色
shǎo sè
  • 拼 音:shǎo sè
  • 注 音:ㄕㄠˇ ㄙ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少年的气色。喻生气或豪情。 唐 孟郊 《杀气不在边》诗:“万物无少色,兆人皆老忧。” 宋 陈师道 《和黄充实春尽游南山》诗:“逐胜缺勇功,饯春无少色。”

  •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不沾染世俗风尘。
  • 详细解释
    少色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色,意指尘世的纷扰和俗世的欲望。少色表示少有世俗的欲望和纷扰,指人品高尚,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高尚品德。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一段记载,襄公问孔子:“吾闻君子少欲,何谓也?”孔子回答:“君子少色,少欲。”这段对话成为了“少色”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少色的品德,从不为名利所动。2. 这个年轻人很少色,对金钱没有太大的追求。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少色”与“少欲”相联想,因为两者的意思相近。同时,可以用“色彩”这个词来帮助记忆,少色可以理解为少有世俗的色彩,即品德高尚。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孔子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其他与品德高尚相关的成语,如“高风亮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少色的人,从来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少色,不受外界的诱惑。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保持少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少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