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政
lì zhèng
  • 拼 音:lì zhèng
  • 注 音:ㄌㄧˋ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以武力为政,暴政。《墨子·天志上》:“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2).努力于政事。 唐 李讷 《高凉泉记》:“矧 沉 之力政嗜学,实希曩哲。”
    (1).犹力征。谓以武力征伐。《逸周书·度训》:“力争则力政,力政则无让,无让则无礼,无礼虽得所好,民乐乎?”《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京房易传》曰:‘天子弱,诸侯力政。’” 颜师古 注:“政亦征也,言专以武力相征讨。” 明 归有光 《乞致士疏》:“自 战国 力政,而言兵者始籍籍矣。”
    (2).力役之征。谓征人力以筑城垣道路。《周礼·地官·均人》:“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輦之力政。” 郑玄 注:“政读为征。”《礼记·王制下》:“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 郑玄 注:“力政,城道之役也。”

  • 基本含义
    以力量治理国家,指政治手段强硬、有力。
  • 详细解释
    力政是由“力”和“政”组成的成语,表示以力量来治理国家。它形容政治手段强硬、有力,用来形容国家或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 使用场景
    力政一词常用于描述政府或领导层采取强硬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或解决重大问题的情况。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对待犯罪分子的严厉打击,或者用来描述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等。
  • 故事起源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曰仁义礼智信。今夫力政者,非君子之道也。”这段话指出了力政不是君子所应该采取的方法。后来,人们将“力政”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用来描述政治手段强硬、有力的情况。
  • 成语结构
    力政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力”和“政”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在经济危机期间,政府采取了力政措施来稳定市场。2. 这个国家的政府一直以来都以力政手段来打击犯罪活动。3.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力政是一种常见的外交手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力政”与“强硬措施”、“有力手段”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强调力量和政治手段的强硬性质。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政治、国家治理相关的成语,如“德政”、“治国安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采取力政来保护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在国际事务中,力政是一种常见的外交手段。3. 高中生:政府采取力政手段来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4. 大学生: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力政是一种常用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