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陬
mán zōu
  • 拼 音:mán zōu
  • 注 音:ㄇㄢˊ ㄗ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道而通。” 张载 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一名聚居为陬。”《晋书·刑法志》:“ 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唐 李涉 《岳阳别张祜》诗:“ 巫峡 洞庭 千里餘,蛮陬水国何亲疏。”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国家建学徧宇内,蛮陬海徼,莫不有学。”

  • 基本含义
    形容山势险峻,地势崎岖。
  • 详细解释
    蛮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蛮”表示荒僻、凶恶的地方,第二个字“陬”表示山势险峻、地势崎岖。因此,蛮陬形容的是山势险峻、地势崎岖的地方。
  • 使用场景
    蛮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山地地形险峻、崎岖难行的地方。也可以用来比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场所。
  • 故事起源
    蛮陬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的一段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出征蛮夷,行军途中经过了一片险峻的山地,士兵们纷纷表示难以通过。昭公则用“蛮陬”来形容这片地形险峻的山地。
  • 成语结构
    蛮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座山区地形险峻,被称为蛮陬。2. 在蛮陬的山路上行走需要格外小心。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蛮陬这个成语与山势险峻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攀爬,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除了蛮陬,还有一些与地势有关的成语,如“崎岖”、“峻岭”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去爬山,山路很蛮陬,要小心走。2. 初中生:这个地方交通不便,道路蛮陬,很少有人来。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山区地形非常蛮陬,给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