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寺
tóng tài sì
  • 拼 音:tóng tài sì
  • 注 音:ㄊㄨㄙˊ ㄊㄞˋ ㄙ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寺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为 南朝 梁 所建, 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 ,设四部无遮大会。” 唐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 ,然后始为奴。”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 ,南枕山之阳。”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 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 基本含义
    同泰寺是指人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地方。
  • 详细解释
    同泰寺源自佛教名刹同泰寺,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成语“同泰寺”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状态。它强调了团结合作、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是一种社会美德的象征。
  • 使用场景
    成语“同泰寺”通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团结的场景,可以用于表达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态度和愿望。
  • 故事起源
    同泰寺成语的故事起源于福建福州的同泰寺。据传,古时候,同泰寺附近的村民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存。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社区。后来,这种和谐的状态被形容为“同泰寺”,成为了一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成语“同泰寺”的结构为“同 + 泰 + 寺”,其中,“同”表示一致、和谐,“泰”表示安定、太平,“寺”表示寺庙、宗教场所。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地方。
  • 例句
    1. 我们要像同泰寺一样,和睦相处、团结一心。2. 这个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像同泰寺里的僧人一样和谐共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同泰寺”。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和谐共存的寺庙中,寺庙里的僧人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社区。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佛教文化和福建福州的历史,可以深入了解同泰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就像同泰寺一样,大家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2. 初中生:同泰寺是一个美丽的寺庙,里面的僧人们和睦相处,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3. 高中生:社会需要像同泰寺一样的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