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好书七日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科普好书七日谈活动是科学松鼠会在北京科技周期间,每天选择北京的一个知名人文书店,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以讲座沙龙的形式,向读者推介一本科普好书、新书;并结合科学松鼠会网站、百度百科、新浪微博、豆瓣网等web2.0网站,配合这一主题,积极与读者互动。使得在这一星期内,北京城的多个区域,在网络和线下,都充满科普阅读、讨论的气氛。合作的书店有: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三联书店、光合作用五道口店、雨枫书馆、万圣书店、单向街书店蓝色港湾店、彼岸书店。

  • 详细解释


     简介

    为了加强营养,科学松鼠会将于2010北京科技周期间举办“科普好书七日谈”大型系列读书活动。

    自2010年5月15日(周六)始一周时间内,科普读书沙龙将以“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让大脑自由吧”、“水的渴望”、“未来的城市,你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复杂世界的新科学——科学可以重新统一吗?”、“与灾难同行”、“生物多样性”、“从学数学到用数学”七个不同主题和大家分别探讨相关知识,传播精确科学,推介科普好书。

    届时将有众多专家学者前来与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科学感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胡作玄研究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毛利华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张江老师、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老师、科幻评论家严蓬先生、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刘全儒教授、还有神秘艺术家等将为广大读者献上一顿美味可口的精神大餐[2]。

    参加单位

    主办单位:2010北京科技周组委会、科学松鼠会、北京市科协、百度百科

    协办单位:单向街、首都图书馆、雨枫书馆、集智俱乐部、叁号会所、42科幻工作组、库布里克书店、凤凰读书会、三联韬奋书店、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网络合作:新浪科技

    视频合作:土豆网

    具体内容

    1、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让大脑自由吧

    协办:单向街·蓝色港湾店

    时间:5月15日14:00-17:00

    地点:朝阳区 朝阳公园路6号院 蓝色港湾11号楼水岸街16号

    人数:60人

    嘉宾:毛利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神秘艺术家

    关键词:大脑 记忆力 左撇子

    建议阅读书目:《我是左撇子》

    《右手,左手》

    《让大脑自由》

    《追寻记忆的痕迹》

    《找寻逝去的自我》

    导语:

    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右撇子?

    为什么很多天才画家都是左撇子?

    为什么有的人记得住怎么骑自行车却记不住身份证号码?

    为什么有人在书上读到“天空”这个词,嘴里会涌出柠檬的酸味?

    为什么欧洲人写字是从左到右,而阿拉伯人是从右到左?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开着盖子运转的搅拌器。大千世界的种种信息在进入大脑的瞬间就会被切割成不连续的碎片,并在我们的脑子里四处飞溅。为了使一个故事连贯,大脑会乐于插入一些虚假的剧情,因为大脑总是想让困惑和混乱的世界变得有条理。

    同样的,左撇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也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因为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们曾经倍受压制,也因为独特的天赋,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比例远远大于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是左撇子,左撇子画家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呢?

    大脑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体器官,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它;大脑也是我们最陌生的人体器官,因为它还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本次读书活动,就让我们在专家们的带领下,随着一本本优秀的科普读物,走进神奇的大脑世界!

    2、水的渴望

    协办:首都图书馆

    时间:5月16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 首都图书馆 二层报告厅

    人数:120人

    嘉宾:王建,原任职于北京市环保局。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李皓,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建立了地球纵观数字图书馆。1996年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现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关键词:水旱 环保

    建议阅读书目:《把雨水带回家》

    《当江河枯竭的时候》

    导语:

    西南地区的严重旱灾引发了公众对于水资源的关注。长江枯水、黄河断流、渤海赤潮、太湖污染……触目惊心的一系列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城市用水的日益紧张更是已危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怎样反思人类行为对水资源的破坏;又该如何破解人类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行动起来更有效地加入保护水资源的行列中。首都图书馆携手科学松鼠会在2010年北京市科技周期间推出本场读书沙龙,通过专家的阅读推荐及对以上问题的解析,以期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了解地球上的水世界。

    3、未来的城市,你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协办:雨枫书馆·崇文门店

    时间:5月17日19:00-21:30

    地点:崇文区 东打磨厂街7号 时尚新世界百货商场F2

    人数:80人

    嘉宾: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

    关键词:城市 生态 建筑 交通

    建议阅读书目:《未来城》

    《我们共同的未来》

    《生态城市伯克利》

    《只有一个地球》

    《食物越多越饥饿》

    导语:

    你是不是也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13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

    你是不是也常常45°仰望天空,觉得天没以前蓝空气没以前新鲜?

    你是不是也担心自己将来会生不起病,孩子会上不起学?

    你是不是也锅居在几平米的小屋感叹着自己的那点薪水永远跑不过房价?

    ……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跟一个未来的城市有关,在这次分享活动中,

    XXX和XXX将会从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绿色空间、

    城市住房、公共卫生等方面就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进行讨论。

    我们倒是要看看,未来的城市,你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4、科学可以重新统一吗?

    协办:集智俱乐部

    叁号会所

    时间:5月18日19:00-21:30

    地点:海淀区 北三环西路43号中航工业青云公司43C

    人数:60人

    嘉宾:张江,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讲师,中科院系统所博士后

    狄增如,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教授,复杂网络研究专家

    关键词:系统科学 混沌理论

    建议阅读书目:《复杂——诞生于混沌与秩序边缘的科学》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链接网络新科学》

    《宇宙为家》

    《脆弱的领地》

    导语: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有这些现代人问题的根源都来源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二分性世界观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正当20世纪初人们还原物质为一个一个孤立的原子甚至夸克的时候,一批科学家创立了一门叫做复杂性的科学,他们重新把被还原论科学家们肢解的宇宙重新组装起来,寻找制约生命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互联网的共有规律。

    古希腊时代,科学家没有分类,甚至和哲学、艺术都是一家。

    公元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牛顿和他脚下的巨人们开创了以数理思维和实验为基础近代科学,几百年来,诸多聪明绝顶的头脑把这种科学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并深刻地进入到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理解世界的局限性,在现实中也出现了越来越细的学科分工,许多科学工作者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精细工人,对自己手头上的活计可以熟练摆弄,堪称“专家”,但对其他学科,甚至本学科内一尺之遥的其他分支却如大众一样“文盲”。

    不过,这种现状正在被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科学所改变,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要认识到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面貌,需要的是它们——不管是被称作“系统科学”也好,“复杂科学”也罢,它们已经不再只是那个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它们需要头脑和智慧,一如牛顿身前身后几百年间奠定经典科学大厦基础的那些巨人们。

    集智俱乐部将在以下几本科普读物的带领下,与大家共同回顾这段历史,共同思考未来的新科学!

    5、与灾难同行

    协办:42工作组

    库布里克书店

    时间:5月19日19:00-21:30

    地点:东城区 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北区T2座一层

    人数:60人

    嘉宾:史培军,北师大副校长,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严蓬,《环球银幕》杂志主编,科幻评论家

    关键词:灾难 科幻

    建议阅读书目:《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全球灾变与世界末日》

    《当灾难降临》

    《流浪地球》

    《我是传奇》

    导语:

    细阅人类的历史,乃至上推到自出现生物以来的进化史,几乎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或大或小有着灾害的动因,究竟是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必然?还是宇宙之钟摆动的必然震荡呢?

    以古鉴今,我们无疑远胜过漫天尘埃下的恐龙或草原上的猿人,但以今日所知,人类的文明史只是宇宙苍茫中的一转瞬,我们不可能知道天上的银河深处是否已经爆发了射线狂潮,也预测不到脚下的大地何时开始颤动,甚至连下次瘟疫是否来自我们身边都无法确定,更何况还有墨菲定律这只不稳当的手握着达摩克利斯之剑。人类,仍然处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之中。

    与灾难同行,让人类变得越发坚韧,追求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能够面对危险和未知,学会接受和尝试改变自身的命运。

    6、物种多样性

    协办: 凤凰读书会

    三联韬奋书店

    时间:5月20日19:00-21:30

    地点:东城区 美术馆东街22号

    人数:60人

    嘉宾:刘全儒,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自然博物馆

    WWF

    关键词:博物学 生态

    建议阅读书目:《生命的多样性》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与动物对话》

    《常见野花》

    《生命的未来》

    导语: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关于大自然的运转方式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理论被不断拓展延伸,形成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化年。它意味着,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将意识到地球生态的危机。也许有些物种已经灭绝,有些即将灭绝,有些永远不会灭绝,可是我们对这些真的是一无所知。会不会直到有一天,人类成为这个美丽星球的最后一个物种?今天,我们借助几本科普书籍,来翻看我们自然界的种种神奇,珍惜现有的物种,从了解我们自己的无知开始吧。

    7、从学数学到用数学

    协办: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时间:5月21日19:00-21:00

    地点:东城区 美术馆东街22号

    人数:80人

    嘉宾:胡作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数学之旅》丛书审校。

    关键词:数学 数学史

    建议阅读书目:《数学之旅》丛书

    导语:

    为什么我们要十几年如一日地把数学当成一门不得不学的主课?那些枯燥和复杂的数学定理、公式对我们的普通生活有什么用?对数学存在这样疑问的人并不在少数。由商务印书馆引进的这套美国约翰·塔巴克著的“数学之旅”丛书,在作者讲述的数学历史长河中徜徉,或许能解释我们的些许困惑,并让我们见识到数学迷人的一面。

    数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数学的历史最早开始于人类要用星星预测未来,后来有了古希腊人到埃及用几何方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再以后有了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芬奇……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们大胆的设想、计算、实验,才铺就一条数学之路。

    数学不是狭窄的学科领域,数学本身多姿多彩,它不仅与天文学、力学同根连枝,还与音乐、哲学等交织共生,正因为如此,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很多:文艺复兴的巨匠们的绘画之所以栩栩如生,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透视的基本方法,这导致射影几何学的诞生;大航海时代也推动了地图(海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它反过来也推动了人们了解曲面的几何学。数学的实质在于有一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普遍理论及方法,对此数学史可以给出“全息图景”。

  • 基本含义
    指通过科普好书七天的学习谈论,形容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 详细解释
    科普好书七日谈是由“科普好书”和“七日谈”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科普好书指的是能够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好书;七日谈则表示通过七天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将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通过七天的学习谈论,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
  • 使用场景
    适用于讨论某一领域的知识,并表示对该领域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对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
  • 故事起源
    暂无相关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科普好书七日谈是由“科普好书”和“七日谈”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他经过一周的科普好书七日谈,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我们将组织一次科普好书七日谈活动,让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科普好书七日谈”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分别是“科普好书”、“七日”和“谈”。通过将每个部分的含义和意义进行理解和记忆,有助于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参加科普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科普好书七日谈,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太阳系的知识。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科普好书七日谈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收获颇丰。3. 高中生:我正在进行一次关于历史的科普好书七日谈,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4. 大学生: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非常好的科普好书,计划用七天的时间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