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追
wú zhuī
  • 拼 音:wú zhuī
  • 注 音:ㄨˊ ㄓㄨㄟ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毋追收 ”。 夏 代冠名。《礼记·郊特牲》:“毋追, 夏后氏 之道也。” 郑玄 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后汉书·舆服志下》:“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鋭,所谓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者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毋追收, 夏 冠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 周 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清 朱彝尊 以为 汉 武梁祠 碑 禹 像,其冠即《郊特牲》之毋追。见《曝书亭集》卷四七《汉武梁祠碑跋》。

  • 基本含义
    不追赶,不追求
  • 详细解释
    毋追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毋意为“不要”,追意为“追赶”。毋追的基本含义是指不追赶,不追求某种东西或某种目标。在现代汉语中,毋追常用来表示不追求功名利禄,不追求权力地位,或者不追求某种物质财富。
  • 使用场景
    毋追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常用于劝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不要过分追逐物质财富,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富足。它可以用来劝告那些一味追求权力地位和物质享受的人,提醒他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多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价值。
  • 故事起源
    毋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这篇文章中。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富有的人通过追逐名利和物质财富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 成语结构
    毋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毋”为否定词,表示“不要”,“追”表示“追赶”。
  • 例句
    1. 他一直坚持毋追名利,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2. 毋追外物,心自安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毋追这个成语与追求相对比,追求表示追赶某种目标,而毋追则表示不追求。你可以通过对比这两个词的意义和发音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追求和满足相关的成语,比如追求创新的“追求卓越”、追求知识的“求知若渴”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追求和满足的不同方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毋追名利,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重要。2. 初中生:我们应该毋追物质,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平静。3. 高中生: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要毋追名利,保持初心。4. 大学生:不要被社会的诱惑迷惑,要毋追虚荣和物质享受。5. 成年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要毋追权力和地位,保持内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