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甲素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拼音:qín pí jiǎ sù

    解释:植物来源:七叶树科植物欧洲七叶树Aesculushippocastanumlinn树皮,菊科植物菊苣CichoriumintybusL.全草,茜草科植物土连翘Hymenodictyonexcelsum。

    中文别称:马栗树皮甙、七叶灵、七叶甙

    英文名称:Esculin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15H16O9

    分子量: 340.28

    CAS 登录号: 531-75-9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及溶解度:204℃-206℃(水合物)溶于热酒精,甲醇,吡啶,乙酸乙酯和醋酸(水合物)。

    药理作用:1.抗炎、镇痛:大鼠腹腔注射10mg/kg,对角叉菜胶性、右旋糖肝性、5-羟色胺性及组织胺性"关节炎"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分别为35,28,20,8%.亦有报道,对甲醛性"关节炎"也有抑制作用,但作用弱于对角叉菜胶性"关节炎";对右旋糖酐性"关节炎"的抑制也不明显.对大鼠肉芽肿的形成(棉球法)、豚鼠紫外线照射背部引起的红斑反应、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有微弱的镇痛作用。2.对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响:各种给药途径均能增进大鼠及兔的尿酸排泄,对正常大鼠并无利尿作用,而对小鼠却有显著的利尿作用。3.其它:有抗菌、抗血凝以及抑制大鼠眼晶状体的醛糖还原酶等作用。

  •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书画的内容或风格刻板、呆板,缺乏生气和创意。
  • 详细解释
    秦皮,古代指用皮革制作的书籍封面;甲素,古代指用竹简写成的文字。秦皮甲素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内容陈旧、呆板,缺乏新意和创造力。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文风乏味、创作平庸的文章或书画作品。
  • 故事起源
    秦皮甲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秦代的皮革书籍和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而且在秦代的文风中,注重实用和刻板的规范。因此,当时的文章或书画往往被认为缺乏创意和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秦皮甲素逐渐成为形容陈旧、呆板的文风的成语。
  • 成语结构
    秦皮甲素是一个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在名词之前。
  • 例句
    1. 这篇文章写得太秦皮甲素了,完全没有新意。2. 这幅画的风格太秦皮甲素,缺乏创意和艺术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该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古代的书籍封面和竹简,它们代表着陈旧、呆板的文风。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书法、绘画等来了解秦代的文化背景,进一步理解秦皮甲素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故事太秦皮甲素了,我都听不进去。2. 初中生:这篇作文写得太秦皮甲素了,需要增加一些想象力和创造力。3. 高中生:这幅画的风格太秦皮甲素,缺乏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4. 大学生:这本小说的情节太秦皮甲素了,没有新意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