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犹怜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wǒ jiàn yóu lián ㄨㄛˇ ㄐㄧㄢˋ ㄧㄡˊ ㄌㄧㄢˊ

    我见犹怜(我見猶憐) 

    《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 蜀 ,以 李势 妹为妾”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虞通之 《妒记》:“ 温 平 蜀 ,以 李势 女为妾。郡主兇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 李 所,因欲斫之。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主於是掷刀,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后因以“我见犹怜”为形容美妇之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此即吾家小主妇耶?我见犹怜,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言虽是,当不得我见犹怜,忍教你受折摧。”

  • 基本含义
    形容对人或事物怜悯同情,但又不免有些责备。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我”、“见”、“犹”、“怜”。其中,“我”表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人称;“见”表示观察、看见;“犹”表示虽然、尽管;“怜”表示怜悯、同情。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虽然对人或事物感到同情和怜悯,但又不免有些责备和不满。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个人或某种情况感到同情,但又带有一定的责备和不满。可以用来表达对别人的错误行为或不良习惯的批评和同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不幸遭遇的人的同情和不满。
  • 故事起源
    《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被认为是“我见犹怜”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中,贾宝玉对贾母的侄女薛宝钗产生了好感,但又因为她的冷漠和不合群而感到失望。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薛宝钗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有对她的冷漠和不合群的责备。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为“我”,谓语为“见犹怜”。
  • 例句
    1.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我见犹怜,毕竟他还是个孩子。2. 她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我见犹怜,希望她能够坚持下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我见犹怜”这个成语拆分成四个部分进行记忆,然后通过构造相关的故事场景来记忆。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某个情境中看到一个可怜的人,内心既感到同情,又有些责备。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同情、怜悯相关的成语,如“可怜”、“同情”等,以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调皮捣蛋,但是我见犹怜,希望他能改正错误。2. 初中生:虽然他成绩不好,但是我见犹怜,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3. 高中生:尽管他在比赛中失败了,但是我见犹怜,希望他能够坚持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4. 大学生:她虽然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是我见犹怜,相信她会重新站起来,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