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
lǚ lǚ
  • 拼 音:lǚ lǚ
  • 注 音:ㄌㄩˇ ㄌ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缕缕 lǚlǚ
    [continuously] 一条一条连续不断地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 英文翻译

    1.continuously

  • 详细解释

    (1).犹言一丝丝。形容纤细。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宋史·食货志上一》:“蚕妇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诸城某甲》:“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瘞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
    (2).连续不断。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予每谓 右军 召为侍中尚书,不拜,又权右军,仍不就;至于男娶女嫁,便有 向子平 之意,缕缕书辞,间其识度寸量,似非 江 左诸儒所可及矣。”《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叩閽缕缕,更无已时。”
    (3).常用以形容接连出现的细长的东西。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仁娇》:“见古树上有气,缕缕若烟,飞鸟遇之皆坠。”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郭小川 《昆仑行》诗:“缕缕炊烟,钢刀似地直刺云霄。”
    (4).详尽。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事之所当言,心之所欲言者无限,今直未敢缕缕耳。”《宋史·赵逢龙传》:“凡道德性命之藴,礼乐刑政之事,缕缕为上开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新制人所未见,即缕缕言之,亦难尽晓。” 庐隐 《海滨故人》:“有时遇到, 宗莹 必缕缕述说某某夫人请宴会,某某先生请看电影,简直忙极了。”
    (5).谓情意不尽。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书之特详,用代缕缕之问。”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此心羈绊,不忍轻去。乡土之思,每怀缕缕。” 丁玲 《“牛棚”小品·窗后》:“他们一定要把上边一层的两块玻璃也涂上厚厚的石灰水,将使我同那明亮的蓝天,白雪复盖的原野,常常有鸦鹊栖息的浓密的树枝,和富有生气的、人来人往的外间世界,尤其是我可以享受到的缕缕无声的话语,无限深情的眼波,从此告别。”

  • 基本含义
    形容细小、轻柔的声音或气息。
  • 详细解释
    缕缕一词是由两个相同的“缕”组成,表示声音或气息细小、轻柔,如丝线般细腻。它常用于形容微弱、轻柔的声音或气息。
  • 使用场景
    缕缕一词常用于描述细小的声音或气息,可以用来形容微风、轻柔的呼吸声、细碎的笑声等。它可以用于描述自然景观、人物形象或情感状态,给人一种柔和、温暖的感觉。
  • 故事起源
    缕缕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的诗词中,常用“缕缕”形容细微之声或气息,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缕缕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用“缕缕”形容银河的细微之美。
  • 成语结构
    缕缕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缕”组成的词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温柔的微风轻轻地吹过,带着缕缕花香。2. 她的微笑缕缕绽放,让人心生温暖。3. 悄悄地,她用缕缕的声音告诉我一个小秘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缕缕”与细腻、轻柔的事物联系起来,如丝线、微笑等,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缕缕”相关的成语,如“缕缕春风”、“缕缕阳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缕缕春风吹绿了树叶。2. 初中生:她的微笑如缕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3. 高中生: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缕缕思乡之情。4. 大学生:在宁静的夜晚,我听到缕缕细雨的声音。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缕缕”这个词语。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