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
máo zi
  • 拼 音:máo zi
  • 注 音:ㄇㄠ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旧时称西洋人(含贬义)。
    (2) (名)〈方〉指土匪。
    (3) (名)〈方〉细碎的毛。
    [构成]
    附加式

  • 详细解释

    ◎ 毛子 máozi
    (1) [Westerner]∶旧时对西洋人的蔑称
    (2) [bandit] 〈方〉∶指土匪
    (3) [broken hair] 〈方〉∶细碎的毛
    (1). 清 末 河北 、 山东 民众及义和团对西洋人的贬称。又称教民及办理洋务者为“二毛子”。《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逮着洋毛子,砍个脖子齐。”《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来,也不知为数多少,没命狂奔,口中乱嚷:‘不好了,毛子来了!’” 洪深 《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还是假充毛子?”
    (2).方言。旧时指土匪。
    (3).方言。细碎的毛。

  • 基本含义
    指俄罗斯人,有时也泛指外国人。
  • 详细解释
    毛子一词起源于中国民间对俄罗斯人的称呼。在中国古代,俄罗斯人的头发多为金黄色,而中国人的头发多为黑色,因此中国人称俄罗斯人为“毛子”,意为“头发多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词语通常被用来指代俄罗斯人,有时也用来泛指外国人。在描述外国人时,需要注意使用场景和语气,以免引起误解或冒犯对方。
  • 故事起源
    中国与俄罗斯相邻,两国民间交流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称呼“毛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中国与俄罗斯进行了一些贸易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称呼逐渐在中国民间传开,并成为俄罗斯人的代称。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毛”是指头发,而“子”是指人。结合在一起,表示有很多头发的人。
  • 例句
    1. 他是个毛子,头发金黄色的。2. 这个旅馆里住了很多毛子,他们是来旅游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毛子”联想为“毛发多的人”,即指有很多头发的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交流,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一个毛子,他的头发非常长。2. 初中生:我在旅游景点遇到了一群毛子,他们非常友好。3. 高中生:这本书里主角是个毛子,他的经历很精彩。4. 大学生:我在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些毛子,我们相互学习了对方的文化。5. 成年人:我公司有几个毛子同事,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