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起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wén fēng ér qǐ ㄨㄣˊ ㄈㄥ ㄦˊ ㄑㄧˇ

    闻风而起(聞風而起) 

    听到风声即起响应。 宋 陈亮 《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明 方孝孺 《喜友堂铭》:“先生之喜,不私诸己,将令吾徒,闻风而起。”《“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罢市之实状》:“闻外人所僱华役,亦将闻风而起。”亦作“ 闻风而兴 ”。 明 李贽 《读史汇·储瓘》:“后 泰州 有 心斋先生 ,其闻风而兴者歟!”

  • 基本含义
    指某人或某事物听到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形容敏锐、迅速的反应。
  • 详细解释
    闻风而起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闻”表示“听到”或“得知”,“风”指的是消息或风声,“而起”表示立即行动起来。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在听到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表现出敏锐的反应能力。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非常敏感,并且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对于变化的环境能够及时作出应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对于市场变化等情况有敏锐的感知并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
  • 故事起源
    《晋书·王导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期,王导担任宰相,他非常注重情报的收集和利用。一次,有人告诉他有人正在策划暗杀他,王导闻风而起,立即采取了保护措施,并成功地避免了暗杀的发生。因此,后来人们就用“闻风而起”来形容一个人听到消息后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 成语结构
    主语 + 闻风而起
  • 例句
    1. 他是一个闻风而起的商人,每次市场有变化,他总能第一时间作出调整。2. 这个团队很有活力,他们总是能闻风而起,迅速应对各种挑战。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风声传来后,人们立即起身行动的场景。也可以将“闻风而起”与故事起源中的王导避免暗杀的情节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闻风而动”、“闻风丧胆”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闻风而起的学生,每次老师布置作业,我都能迅速完成。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闻风而起的领导者,每次遇到问题,他总能及时解决。3. 高中生:我希望成为一个闻风而起的创业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会并迅速行动起来。4. 大学生:作为一名闻风而起的志愿者,我希望能够及时响应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