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钩
tūn gōu
  • 拼 音:tūn gōu
  • 注 音:ㄊㄨㄣ ㄍ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唐 元稹 《冬夜怀李侍御》诗:“簪裾詎几许,累创吞钩鱼。”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时不顾实际情况,随意乱说。
  • 详细解释
    吞钩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由“吞”和“钩”两个字组成。吞,指的是将东西吞下肚子;钩,指的是钩子。吞钩的意思是,像吞下钩子一样,形容人说话时不顾实际情况,随意乱说,缺乏责任感和诚信。
  • 使用场景
    吞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说话时不负责任,不讲实话,不顾实际情况,随意乱说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口是心非、言而无信的人。
  • 故事起源
    吞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钩子,他拿着钩子到处炫耀,说这是一把非常厉害的宝剑。有人听了他的话,觉得很好奇,就问他能不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这个人当时没有办法解释,只好低下头去,结果把钩子吞了下去。从此以后,人们用“吞钩”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任,不讲实话的人。
  • 成语结构
    吞钩由两个汉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吞下钩子的场景。
  • 例句
    1. 他常常吞钩,说话不靠谱。2. 这个人说话总是吞钩,不值得相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吞下一把钩子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不讲实话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信口开河”,“说三道四”等,来扩大对于说话不负责任的形容词汇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常常吞钩,说话不靠谱。初中生:这个人说话总是吞钩,不值得相信。高中生:他的讲话总是吞钩,没有任何可信度。大学生:在商业谈判中,不能吞钩,必须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