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重
wēi zhòng
  • 拼 音:wēi zhòng
  • 注 音:ㄨㄟ ㄓㄨㄙ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威重 wēizhòng
    [august] 威严;庄重

  • 详细解释

    (1).威严庄重。《后汉书·李恂传》:“﹝ 李恂 ﹞迁 张掖 太守,有威重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王公贵人,辱詈其僕从,在僕从未必辱,而自己反损威重矣。” 姚雪垠 《燕辽纪事》:“这使他不能不放下总督大臣的威重气派,尽力做到平易近人。”
    (2).威权;威势。《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吴起 为 楚悼王 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服章无殊,则威重不著;名位不同,则礼物异数。”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朝廷欲姑务省事,復为收还,则顿失威重。”
    (3).威严持重的神态、气度。《汉书·王商传》:“﹝ 王商 ﹞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餘,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絶人。”《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鬚长四尺,甚有威重。”
    (4).指威严持重的人。《魏书·袁翻传》:“是以镇边守塞,必寄威重;伐叛柔服,实赖温良。”

  • 基本含义
    指威严和重要性。
  • 详细解释
    威重是由“威”和“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威指威严、威力,重指重要、严肃。威重表示某人或某事具有威严和重要性,往往指某人的地位高、权力大,或某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 使用场景
    威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具有高地位、威严的人物,或者强调某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正式场合中,可以用来形容领导、长辈等具有权威和地位的人。
  • 故事起源
    威重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故事背景。但是可以通过成语的字义来理解它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威重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通过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来加强强调。
  • 例句
    1. 他在公司中威重一时,无人敢违背他的意见。2. 这个决定关系到公司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慎重对待,威重对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威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非常威严和重要的人物,比如皇帝,他的地位威严而且重要,所以可以把威重联想到这个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权威和威严的成语,如“权威”、“威风凛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中威重一时,同学们都很尊敬她。2. 初中生:班长的地位威重,同学们都听从他的指挥。3. 高中生:校长在学校中威重一时,他的决定影响着整个校园。4. 大学生:教授的地位威重,他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5. 成年人:领导在公司中威重一时,员工们都对他非常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