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义
shèng yì
  • 拼 音:shèng yì
  • 注 音:ㄕㄥˋ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片段不成系统的馀义。《清史稿·艺术传一·徐彬》:“凡疏释正义,见於注;或賸义及总括诸证不可专属者,见於论。”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餘於诗,故曰‘诗餘’。世俗之説,若以词为诗之賸义,则误解此‘餘’字矣。”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古文著於謡谚,则零词賸义也;及乎《尔雅》,体制乃备,则长篇巨牘也。”

  • 基本含义
    指在某种情况下,一方已经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了某种需求,而另一方仍有剩余或未满足的部分。
  • 详细解释
    剩义是一个描述不对等情况的成语,通常表示一方已经得到了一些东西,而另一方仍有剩余或未得到满足。剩义可以用来形容物质上的剩余,也可以用来形容感情上的不平衡。
  • 使用场景
    剩义常常用于描述经济、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平等情况。在商业交易中,可以用剩义来形容一方得到了更多的利益,而另一方则得到较少或没有。在人际关系中,剩义可以用来形容一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或关心,而另一方却没有同等回报。
  • 故事起源
    《后汉书·耿弇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耿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他为了招揽人才,曾经用了很多财物来吸引人们。有一次,他听说一个人很有才华,就派人去找他,却被告知他已经去世。耿弇感到非常遗憾,他说:“我本来可以得到一个人才,现在却只能得到他的剩余。”这个故事中的“剩余”一词,后来演变成了剩义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剩义是由“剩”和“义”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剩”表示剩余的意思,“义”表示价值、意义的意思。
  • 例句
    1. 这次交易中,他明显占了剩义。2. 我付出了很多,可是最后只得到了剩义。3. 在这段关系中,他得到的是剩义,而我却得不到回报。
  • 记忆技巧
    可以尝试将“剩义”与“剩余的意义”联想起来,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方得到了一些东西,而另一方只得到了剩余的意义,表达了不平等的情况。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剩义相关的成语,如“剩者为王”、“剩女”等,以扩大对剩义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吃完了饭,还有很多剩义。2. 初中生:他得到了更多的奖励,而我只得到了剩义。3. 高中生:这个社会存在着剩义现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