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抵鹊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ǐ yù dǐ què ㄧˇ ㄧㄩˋ ㄉㄧˇ ㄑㄩㄝˋ

    以玉抵鹊(以玉抵鵲)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 南越 以孔雀珥门户, 崐山 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抵,抛掷。后以“以玉抵鹊”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文忠 ( 欧阳修 )小草《秋声赋》、《归鴈亭诗》,当为希世珍藏,而 思伸 乃得之老人家箱箧间,以苴藉綫纊者, 荆山 之人以玉抵鹊,非虚言也。”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少时 叶 子 九来 以近刻诗见貽,开卷见 得下 叙,读之而叹。斯所谓 崐山 之人以玉抵鹊者耶?”亦作“ 以玉抵乌 ”。 北齐 刘昼 《新论·辩施》:“ 崐山 之下,以玉抵乌, 彭蠡 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 基本含义
    用贵重的东西来换取不值钱的东西,形容不明智的交换或不合理的取舍。
  • 详细解释
    以玉抵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其中的“玉”是指贵重的玉石,“鹊”是指普通的喜鹊。成语的意思是用贵重的玉石来换取普通的喜鹊,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明智的交换或不合理的取舍,警示人们要理性思考,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讽刺或警示的语境中。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好东西,而追求一些不值得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交易或谈判中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以及在生活中做出不合理的取舍。
  •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位富商非常喜欢喜鹊,他觉得喜鹊是幸运之鸟,能带来好运。一天,他听说有人有一只非常漂亮的喜鹊,于是他非常想要得到这只喜鹊。他拿出一块贵重的玉石,希望用玉石来换取喜鹊。但是,那个人并不看重玉石,觉得玉石不值钱,拒绝了这个交换。这个富商因为不明智的交换而失去了贵重的玉石,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以玉抵鹊的成语结构是“以A抵B”,其中A是贵重的东西,B是不值钱的东西。
  • 例句
    1. 他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不惜以玉抵鹊,结果一无所获。2. 这个交易对他来说是以玉抵鹊,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块贵重的玉石,而喜鹊站在他的手上。这个人却不知道玉石的价值,想要用玉石来换取喜鹊,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懂得珍惜家里的玩具,总是以玩具抵鹊,换取别人的玩具。2. 初中生:他为了买一部新手机,不惜以压岁钱抵鹊,结果后悔不已。3. 高中生:他为了得到一个社交平台上的点赞,不顾一切地以个人隐私抵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