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墨
zhào mò
  • 拼 音:zhào mò
  • 注 音:ㄓㄠˋ ㄇ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诏令上的墨迹。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陆彦猷》:“陛下求直言,有云‘言之者无罪’,今詔墨犹未乾,奈何以直言罪人?” 宋 陆游 《谢王宣抚启》:“玉音亲锡於儒科,奎翰特嘉於朴学。曾未乾於詔墨,已亟远於周行。”

  • 基本含义
    指君主发布命令或法令,以及文官撰写的文件。
  • 详细解释
    诏墨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诏指君主发布的命令或法令,墨指文官撰写的文件。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古代君主的命令与文官的文书两者的关系。
  • 使用场景
    诏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君主发布命令或法令,以及文官撰写的文件。可以用在描述政府、官方文件等场景中。
  • 故事起源
    诏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君主发布命令或法令时,往往需要文官撰写具体的文件。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君主与文官之间的合作关系。
  • 成语结构
    诏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诏”为动词,表示君主发布命令;“墨”为名词,表示文官撰写的文件。
  • 例句
    1. 君主颁布的诏墨,必须严格执行。2. 这份诏墨记录了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诏”和“墨”与君主和文官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君主发布命令时,文官立即拿起笔墨写下命令的场景。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官制和文书制度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下达的诏墨,大家都要遵守。2. 初中生:政府发布的诏墨,对社会有重要影响。3. 高中生:文官撰写的诏墨,体现了君主的意志和决策。4. 大学生:研究诏墨的历史演变,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政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