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一丘
mò yī qiū
  • 拼 音:mò yī qiū
  • 注 音:ㄇㄛˋ ㄧ ㄑㄧ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 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 《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亦作“ 貉同丘 ”。 明 吴幵 《优古堂诗话》:“ 吕吉甫 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丘。’”

  • 基本含义
    指两个或多个人勾结在一起,共同欺骗或诈骗他人。
  • 详细解释
    成语“貉一丘”由“貉”和“一丘”两个词组成。其中,“貉”指狐狸,象征狡猾;“一丘”指一座山丘,象征目标或对象。成语的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狡猾的人联合起来,共同欺骗或诈骗他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些人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勾结在一起,利用欺骗手段诈骗他人的情况。可以用于谈论商业欺诈、政治阴谋、团体作弊等各种场景。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两只狐狸,它们联合起来,一起欺骗其他动物。它们找到了一座山丘,其中一个狐狸站在山丘上,另一个狐狸藏在山丘下。当其他动物经过时,上面的狐狸大声吹嘘山丘的高度,下面的狐狸则回应说山丘的高度更高。其他动物被狡猾的狐狸欺骗,误以为山丘很高,实际上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丘。故事中的狐狸就是成语“貉一丘”的寓意。
  • 成语结构
    Subject + 貉一丘
  • 例句
    1. 这两个商人貉一丘,联合起来骗了很多人的钱。2. 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貉一丘欺骗了整个团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只狡猾的狐狸站在一座山丘上,互相合谋,欺骗其他动物,从而形成“貉一丘”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欺骗、诈骗相关的成语,例如“狐假虎威”、“鸠占鹊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两只狐狸貉一丘,一起欺骗了小白兔。2. 小学生:他们两个同学貉一丘,一起作弊考试。3. 中学生:这些学生貉一丘,合伙骗取了很多同学的零花钱。4. 大学生:他们几个同学貉一丘,合谋作弊考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