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yú zhái
- 注 音:ㄧㄩˊ ㄓㄞˊ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揄狄 ”。
-
- 基本含义
- 指揭露、揭发罪行或丑恶行为。
-
- 详细解释
- 揄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揄意为揭发、揭露,翟意为泥土中的虫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揭发罪行或丑恶行为,暴露事物真相。
-
- 使用场景
- 揄翟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揭发、揭露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或行为,通常用于贬义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批评揭发别人的不良行为,或者用于指责别人的虚伪。
-
- 故事起源
- 揄翟出自《左传·昭公十年》,故事背景是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翟的大夫,他在宴会上偷了齐国君主的玉杯。齐国君主得知后,派人调查,最终揭发了翟的罪行。后来,人们就用“揄翟”来形容揭发罪行的行为。
-
- 成语结构
- 揄翟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动词,“揄”,意为揭发;后一个字是名词,“翟”,意为泥土中的虫子。
-
- 例句
- 1. 他勇敢地揭露了那个腐败官员的贪污行为,真是揄翟之举。2. 媒体的报道揭露了一起重大腐败案件,是揄翟的典范。
-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揄翟”中的“翟”字,翟字与虫子有关,可以想象揭发罪行就像把隐藏在泥土中的虫子揭露出来一样,通过揭发,将罪行暴露在阳光下。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揭发、揭露相关的成语,如“揭竿而起”、“揭盖子”等,扩大对这一主题的词汇积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勇敢揭发欺凌行为,让校园变得更加美好。2. 初中生:揭发他们作弊的行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3. 高中生:揭露腐败行为是建设廉洁社会的重要举措。4.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揭发社会不公和不正义的现象,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