搦翰
nuò hàn
  • 拼 音:nuò hàn
  • 注 音:ㄋㄨㄛˋ ㄏ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执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唐 李峤 《上雍州高长史书》:“所以低迴岐路,杼轴蓬心,搦翰操觚,而不能自已者也。”

  • 基本含义
    搦翰是指用手捏住笔杆,形容写字用力有力。
  • 详细解释
    搦翰的“搦”意为用手指捏紧,紧握;“翰”意为毛笔。成语搦翰形容写字时手握笔杆用力有力,字迹工整有力。
  • 使用场景
    搦翰常用于形容人写字时有力、笔力强劲,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奋发。
  • 故事起源
    搦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家,他在写字时总是握笔用力有力,字迹工整,被人称为“搦翰”。后来,人们用搦翰来形容写字有力的人。
  • 成语结构
    搦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的字写得搦翰有力,非常漂亮。2. 她工作认真负责,总是搦翰一样努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搦翰与写字时握笔用力有力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书法文化,了解不同书法家的写字风格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写字时要像搦翰一样用力,这样才能写出漂亮的字。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的作文要用力写,要像搦翰一样有力。3. 高中生:我喜欢看书法展览,里面的作品都写得搦翰有力,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