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斟流彘
yī zhēn liú zhì
  • 拼 音:yī zhēn liú zhì
  • 注 音:ㄧ ㄓㄣ ㄌㄧㄨˊ ㄓ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史记·夏本纪》“ 帝相 崩,子 帝少康 立”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纪》曰:“ 帝相 徙于 商丘 ,依同姓诸侯 斟寻 。 羿 恃其善射……使 奡 帅师灭 斟灌 、 斟寻 ,杀 夏帝相 。”《国语·周语上》:“ 厉王 虐,国人谤王。 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卫 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於 彘 。”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后汉书·桓帝纪论》:“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姦锋,虽愿依 斟 流 彘 ,亦不可得已。” 李贤 注:“言帝宠幸宦竖,令执威权,赖忠臣 李膺 等竭力諫争,以免篡弑之祸。不然,则虽愿如 夏相 依 斟 , 周王 流 彘 ,不可得也。”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于明显错误的事物或行为,却依然坚持不改,像是斟酒给猪喝一样,毫无意义。
  • 详细解释
    成语“依斟流彘”由“依斟”和“流彘”两个词组成。“依斟”表示斟酒,而“流彘”指的是流给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明明知道某件事情是错误的,却仍然坚持做,就像是给猪斟酒一样,毫无意义。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明知道错误却不改正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或者形容一些不切实际、没有意义的行为。
  • 故事起源
    成语“依斟流彘”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故事中,荀卿对孟子说:“夫彘,饮食而已矣,人之所饮食者何限之有?而又泥焉,又籍焉,又斟焉,又流焉,又彘焉,于彼且犹未足,而况于斯乎!”意思是说,猪只是吃喝而已,人们给它斟酒、流水,还不满足,更何况对于人类自身而言呢?这个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们追求虚荣、浪费资源的愚蠢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依斟”和“流彘”。
  • 例句
    1. 他明明知道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却依斟流彘地坚持下去。2. 这个项目已经失败了多次,还要继续投入资金,简直就是依斟流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给一只猪斟酒,然后又给它流水,这种行为非常愚蠢和毫无意义。将这个图像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杯弓蛇影”、“画饼充饥”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依斟流彘地继续玩游戏,完全不顾及作业的重要性。2. 初中生:我劝他不要继续追求那个不喜欢他的女生,但他却依斟流彘地坚持不懈。3. 高中生:政府明明知道某个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却依斟流彘地继续实施,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